想到哪写到哪(之二百四十五)
(2013-03-15 06:20:4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从现在开始整理自己放在办公室里面的物品,首先是所在厨子里面,堆放满满的物品,都是一些自己当初认为十分重要的东西,现在看来已经一文不值了,人就是这样,此一时,彼一时,最初认为无比重要的东西,经过时间的考验,你会发现并没有曾经那种重要的感觉,例如自己写的考察报告,自己搜集的各商业保险公司保险计划的情况,现在已经真的没有意义了。
我曾经跟朋友说过自己曾经的“雄心大志”,想成为业内的“专业人士”,所以自己到处寻找过一些计划和运行数据,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会闯出一条属于自己城市的互助特色,想一举成名,想证实自己的实力,但是,自己的这种想法,与我们的上级领导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初还感觉有点无所畏惧的意思,后来想想这是干什么,这件事情的最终归属是他们,你异想天开的想做事情,那才是没事找事,也就在这一次次心灰意冷下,自己开始放弃这种冒进。
中国的事情就这样,你可以当一只温顺的羊,但你不可以做一只任性的狗,羊的柔软和温顺是上级领导最喜欢的一种姿态,即便这种姿态下隐藏着人浮于事,浑水摸鱼,但这些对那些领导来说不成为问题,听话是第一位的,即便政策制定错了,也不属于你的问题,用我喜欢用的那句话,有问题高个子顶着。
上级领导最不喜欢任性的狗,遗憾的是自己不仅仅属狗,也有着狗的疯狂与任性,这就成为自己最终成为被“主子”痛打的一种必然,当然不否认也有听话的狗,遗憾的是自己不是,是一只野狗,没有经过驯化,没有点自知之明,感觉主子对我是那般的好,所以“狗欢吃狗屎”的最终结局,也就在自己的任性中得以实现,不被待见现在已经是小事情了,感觉他们现在看我已经用疯狗的标准,害怕被疯狗咬着。
当然,我性格中的那些事情,自然是不会完全屈从于他们的想当然,自己这些年成为了营造“小城特色”的推动着,顶着与上面不和谐的“危险关系”,小心翼翼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尝试,当然,是以他们的想当然作为参照物,去分析和计算,即便我的数学水平实在是有限,但是,单位里还是有研究生之类的有能力的人,更何况在小城的重要部门里面,有愿意帮助我的老大哥,老领导,这些年没有偏离方向,始终运营在健康顺平道路上,凝聚着他们大量的心血。
在小城的部分保险公司里面,都由我可以谈的来的朋友,他们成为了自己开阔视野的激发者,每每与他们的交谈,都会给我一定的启示,即便他们的运营路线与我们有差别,但是,他们的先进的管理经验,还是或多或少的给我一些有益的启示,知道自己在运营商缺乏的一些东西,而这种缺乏就是你确保正常运营的基础保障,不断地做出陶正,让预感会偏离轨道的列车,防患于未然。
当然,自己这些年坚持下来,之所以可以感觉到平稳着陆,还要归功于自己的同行们给予我的顶力支持,他们城市的好经验,好做法,都是激励我继续往前走的一种必然,包括那些在运营中经受风险考验的城市,自己也会在一起探讨的过程中,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来反思我们在工作中会发生的这些问题的概率,毕竟我们的工作内涵有相似性。
这些年不间断的出访,也成为了充实自己的一种方法,江南行、川北行、东北行、京诚行,都会给我提供一个更大更新的感觉,虽然到现在去那里更多的是一种“省亲”,交流感情,促进友谊,但还是可以找到可以学习的地方,每个城市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也就是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然,自己知道这种走访与学习,同样是上级领导不希望的事情,他认为这种感觉像旅游的走访,是浪费资源,是“别有用心”,拉帮结伙,但是,自己不会这样的去想,一直就是这样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走多了,看多了,你也就有了自己的感觉,这种感知自己认为对校正工作偏差很有益处,通俗的话叫做:借鉴。
整理出来的一大包这种资料,没有任何心痛的扔到了废纸箱子里面,曾经是那样认真标注过的计划,曾经自己也不知为何想起开发的这些计划,现在看来成为了我们生存的一种必然,而当初自己游走在九江和镇江的医改城市之间,听他们说医改的事情,激发了开发医疗住院互助保障计划,最终在上海强大的业务管理团队下的集体帮助下,他们先行一步,成为了尝试着,小城也成为了“体制内”吃螃蟹的第一人,到现在知道这就是命运之神向你的招收,假如没有这些努力,会须早在五年以前就关张歇业了。
过去的就过去了,自己曾经无比激动的感觉,没有人再去与你合拍,将这些变得好无意义的计划,用这种方式来处理,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无论一个人曾经有多么的风光,一旦你离开历史的舞台,你就像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转瞬间你就被遗忘得无影无踪,你认为无比重要的那些资料,不过是你一个人的情感与感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