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穷的艰辛之路
(2012-12-12 07:38: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音评影论 |
摆脱贫穷的艰辛之路
---看“凤凰纪录片大奖”获奖作品《花朵》有感
我们决不否认从上个世纪的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共成立至今的六十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最大的就是城市与乡镇的建筑和公共设施,老百姓的穿衣戴帽,饮食起居等等,似乎更多的人不再为糊口而苦苦挣扎,这也许就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吧。
但我们又不能否认,社会发展到今天,还无法满足全社会人对美好生活的想望,时隔六十年之余,我们城乡差别,依然是巨大的,贫富差距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偏远的农村与城镇之间的生活差距,可以用悬殊来形容,这种差距的造成在这里不想去深究,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无法改变的贫富差距,才有了这部名为《花朵》的纪实影片的素材。
纪实片《花朵》是描写了发生在国内某一个小镇上的武术学校里面的故事,这里的孩子大多是来自周边贫困农村,他们把孩子送到这里学习杂技的唯一想法,就是改变孩子的命运,一旦被全国某城市杂技团选中,便可以走出农村这贫瘠的土地,改变他们的命运,让自己的家人也可以跟着改变贫困的现状,用孩子们通常说的话,要想办法成名,到大城市里生活,挣了钱回来盖楼房,让父亲母亲也过上“上等人”的生活。
孩子的想法毫无疑问是受到了大人的灌输,他们不知道到杂技学校里学杂技要承担什么样的艰辛,用我个人的感觉,就是对身心的摧残,高强度的训练,让这些被称之为祖国花朵的孩子,在幼年时期就开始了他们艰辛的谋生之路,他们的选择肩负了沉重的家庭和自身精神的压力,在这个经济不发达地区,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习杂技,要每年向杂技学校交纳近五千元的学费,在我看来这学费就是他们为孩子们下的赌注。
这个片子主要表现了在杂技学校里的两个孩子,通过他们家庭不同的境遇,送到这里学杂技的故事,表现出共同的理想,却在现实情况下得到的却是迥然不同的结果,女孩子是一个失去父亲,母亲又改嫁的孩子,跟着自己的爷爷和奶奶生活,爷爷和奶奶送她去杂技学校的想法很简单,通过学习杂技,改变这个孤儿的命运,虽然这个家庭也是十分的贫寒,但是,两位老人知道,未来的路要靠孙女自己去奋斗,他们能做的就是付出千辛万苦,也要让孙女走出去,改变命运。
小女孩是学习“转盘子”和“踢花鼓”节目的,片子中从最初的她时不时从同伴的肩上掉下来,表现她最初的状态,以至于同伴们嫌她蠢笨,但是,小女孩不言声,自己发奋努力着,导演用这种方式表现了这位小姑年外表柔弱,内心刚强,也确实是这样,在小姑年看到一些人被各地来的杂技团叫走的时候,她知道不付出更大的努力是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也正是这样她逐渐的开始适应了集体训练的要求。
导演另外表现的是一个小男孩,来学习的目的与小女孩大致相同,唯一不一样的是,他的父母都在,把他送过来学习也是让他学同村已经去了大城市杂技团的孩子的样子,已经开始挣钱,并在村里盖上了小洋楼,孩子去的目的就是出名、挣钱、过好日子,也在村里面改小洋楼,让家人跟着享福。
问题是在中国农村,有这样的农民太多了,所以大家都是赌博式的方式,为自己的孩子赌一下,影片表现出来送孩子来学杂技的家长络绎不绝,可是孩子们真正进入学校以后,开始训练,才知道要付出的艰辛是多少,很多孩子都哭着闹着要回家,说在家里再苦,他都可以忍受,决不在这里再受苦,可是家长们的想法与孩子不一样,他们知道这条路虽然艰辛,但也成名的快,所以很多家长不管孩子如何的苦恼,送下孩子便走了。
小男孩学杂技并不顺利,也不是他不努力,只是它的反应力相对而言要比其他小同伴慢点,这就造成了最初学的杂技项目,不得不改动,他又开始了“高空摞椅”的项目联系,但是,到最后他最初学的那个项目,被外省市杂技团看好,替他的那个孩子与其他小伙伴一起被选上,到全国去表演,而他的这个节目,虽然没有花费精力去联系,但是,没有选上就意味着还要继续等待机会。
小女孩终于被外省杂技团看好,整个节目被要了过去,人也自然跟着他们走了,导演没有刻意的表现小女孩激动的心情,小女孩凝视窗外的镜头,足以表达出小女孩幻想的更广阔的世界将会是一个什么样子,此时的镜头定格,给我的感觉,此时无声胜有声,付出与得到,艰辛与将要改变的未知,都成为了让观众去想象留出的巨大的空间。
镜头的最后,是小男孩在后台卸妆,整个镜头将后台整个的给表现出来,坐在后台的小男孩,与整个场景相对比显得是那样的渺小,我想这也许就是导游的用心所在,舞台的空旷就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缩影,在这个世界上人是渺小的,就像这个小男孩一样,镜头始终在后台的大场景下,小男孩脱去演出服,换上自己的体恤衫,又脱掉裤子,换上自己的裤子,没有一个人经过,没有背景音乐,异常的安静,所有的场景都留给了这个小男孩,表现出来了这个男孩的孤独与无助。
看完这部影片,让我想起来城市里的家长,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何尝不是这样,试图通过一技之长来改变孩子的人生轨迹,让孩子出人头地,让孩子不同凡响,这些家长忘记了一个现实,全社会人都这样去想,都这样去做,成功的概率就变得越来越渺小,成千上万个孩子在为共同的目标拼搏,而最终真正被承认或成功的却只有那么寥寥几个,更多的家长将美好的想法,变成了无情的现实,就像影片中表现出来的主题一样。
这部片子起名为《花朵》,看完了这部片子,我自然想到的是那些开放在荒郊野外的野花,他们没有人去浇水培养,没有温室大棚为他们这风挡雨的,所有的生长环境,完全靠自身的生命力来承受,他们在最险恶的环境下成长,他们的绽放是他们顽强生命力的写照,而影片中的这些孩子,不就是这些绽放在荒郊野外的花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