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盒的遐想
(2012-10-20 06:42:3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那天晚上应酬完了以后,搭大哥的便车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大哥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心形的首饰盒,告诉我这是一个有年代的物件,特意带来送给你,知道大哥是一个很认真的人,真的回绝他说不要,肯定会跟我急,拿在手里感觉是沉甸甸,这些年里面大哥没少将他自己心爱的物件无偿送给我,自己觉得没有为大哥做什么,却受如此礼遇,有点揣揣不安的感觉,深知受之有愧。
回到家里面,坐在自己的陋室,看大哥送给我的这个心形首饰盒,根据首饰盒的分量感觉应该是铜制的,首饰盒面上雕有一只蜻蜓,大哥说这是寓意着拥有首饰盒的人亭亭玉立,也就意味着在过去这种首饰盒是千金小姐的专用,是她们存放定情物品的,小巧,精致,那个心形会给人无尽的遐想。
大哥兴许知道这个物件虽然是给我,但最终拥有者回叙是女儿,更有可能是家里面掌柜的,女儿应该算作“新潮流派”的代表,这个带有比较传统的物件,女儿未必能像我们那样的喜欢,更何况感觉女儿对首饰之类的物品,没有像一些女孩子那样的热心,记得在她回国工作的时候,我曾经为她买了一款纯金挂件,感觉她满心欢喜地接受以后,但随后发现她并没有带在身上,而是悄悄地放在了家里面她的抽屉里面。
送给掌柜的不是不可能,倒是觉得送给她这个首饰盒,让她装进什么?坦诚地说,自己几乎清贫了一生,几乎是没有给她买过一件像样的饰品,现在最时兴的爱情的定情物钻戒,坦诚地说也只有想的份了,知道那句实话说得很在理“一颗恒久远,立马就破产”,最初对钻戒没有感觉,有一次一位海外回来的同学手上带着一个钻戒,好奇地问了一下估计多少款项,她笑而不答,在我再三催问下,她说:三克拉估计在十万以内,从此自己就不再到商场的钻石柜台去了。
自己活了五十多年,到现在自己没有一件金银装饰物,订婚戒指几乎是每个有过婚姻的男女都拥有的物件,因为这是两个人的定情物件,也是结婚纪念物,不满大家说,当初结婚的时候自己真的一贫如洗,不仅我没有金戒指,包括掌柜的也没有这定情物品,记得岳父家里面倒是给了她一个有年份,上一辈人传下来的戒指,但感觉那枚戒指形状怪怪的,也没见掌柜的戴过它。
后来家里面老人觉得实在愧对儿媳妇,当台湾的那个亲戚回大陆探亲时,送给母亲一个纯金戒指,母亲二话没说转送给了掌柜的,成为了进了家门以后的“最贵重”的一个礼物,还好掌柜的也没有披金挂银的嗜好,那只受赠的戒指一直放在抽屉里面,竟然有一次掌柜费了好事才找到随手放下的那枚戒指。
结婚以后的若干年,自己一直觉得有愧于掌柜的,当金项链成为一种大众饰品的时候,当时的金价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就像不要钱一样的便宜,但是,即便这样我也买不起,每个月几十元钱的工资,吃饭、买书等等花销,几乎是“月光族”,哪有能力为掌柜的置办这些,说实话自己要感激掌柜的一辈子,她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提及过半句这方面的要求,也正是这样自己的心理压力就更大。
记得十几年前的一次机会,我跟着大哥混了一阵子,额外从大哥那里挣了点“外快”,在当时那些钱是不得了,自己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每月的工资也就一百多块,而那次“分红”自己就有五千元之多,感觉自己成为了有钱人,觉得可以自己有能力干点什么事情了,觉得有了经济实力,在家里面就有了“绝对地位”。
自己将那“额外收益”作了分配,第一件事情就是拿出其中一部分,买了一条最简单的金项链,送给了掌柜的,算作了却内心自己的一个心病,看到掌柜的拿着送给她的物品,没有任何激动的感觉,随手放到了抽屉里面,从来也没见她戴过。当时还觉得百思不得其解,认为掌柜的是一个怪人。
后来知道我的这些想法都是一种形式和虚荣,家里面的掌柜的真正需要是你付出的真情和对家庭的责任,而绝非是挂在外面给别人看的物件,感情是第一位的。而那时自己跟着大哥四处打拼,掌柜的当时是极不赞成我放弃本职工作,跟着大哥“不务正业”,现在知道任何形式的东西,不过是自己心理的一种安慰,居家过日子才脚踏实地,真真切切。
过了虚头八脑的年龄,面对的就是实实在在日子,饰品在贵重也不过是起着一个装饰作用,或许大哥送给我的这个物件,就是要告诉我这些道理,谢谢大哥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