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属带过”说两句

(2012-04-20 00:20: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闲侃

近来我们居住的小城很热闹,网上或者是博客上,甚至在出租车上,乃至公交车上都可以听到百姓在谈论近期发生在小城地面上的事情,那就是关于我们小城的主要管理者长官意志,花大气力,斥巨资,誓将小城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森林城市”,而开展的“栽树增绿”工程,可以用沸沸扬扬来形容,身为小城居民的一员,身为对这个城市越来越感情深厚的我,不甘寂寞也凑热闹说几句,至于切中要害与否感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我们这个城市热爱的程度在什么份上,当然也请诸位用“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心态看一个市民的感受。

 

小城今年三月份的“两会”确立了新的领导班子的构成,随之而来的就是新领导的大手笔,一贯以绿化为政绩的管理者,将他的这个特长用于了新掌控的这座城市,斥巨资打造这个在他看来并不很绿的城市,誓将小城绿化带入全国的前列,据一位小城娱乐记者帮百姓算帐,这次栽树的总耗资将是我们全市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点二(《中国青年报》2012417日刊登陈倩儿的文章中写道:“根据今年3月启动的该项工程,青岛市七区今年将投入逾40亿元造林,并在2014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五年再造一个新青岛’。据了解‘国家森林城市’是目前国内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最高指标,青岛今年计划是栽景观树,更新补植行道树,以及各种乔灌木1000万株,其中80%以上的任务要在5月底前完成。去年青岛地方财政收入为566亿元,‘植树增绿’工程占到了青岛财政收入的7.2%。如此大规模花费巨大的造林工程,青岛市民质疑此举为何未公开征求意见,或召开听证会。”),确实如此,这般大的动作,是否通过了市委常委会的集体讨论且不说,在两会期间的工作报告上和我市国民经济预算书上未见一字,而如此之大的“栽树增绿”负责人到底是谁,没有一个站出来,现在来看就是一个无法回答的尴尬。

 

我很理解管理者习惯沿用了长官意志的作法,这种黄权大于王法的历史渊源,到现在一些人不过是继承者而已,既然是一个城市的负责人有这般心态,自然就有了他的话语权的底气,这种话语权似乎成为了不可逆的一种行政命令,无论是他善意的初衷,还是为自己功名的获取的一条很好的路径,也正是这样所以随之而来的“栽树增绿”工程,就成为了下属落实领导意图的最好的回答,理解各部委的态度之暧昧,对于主管谁愿意出面说出自己心里面的真实,那不是自找没趣,知道脑袋上的乌纱帽谁掌管,正因为这样使长官意志在我们的体制中成为了一种“讲政治”的默许。

 

后来这种无序的“栽树增绿”让我们的市民实在是看不下眼了,他们通过网络,表达了他们对这种长官意志的不满,这种呼声感觉是越来越大,以至于让我们的管理者也感到事态的严重性,与领导者的愿望事与愿违,当长官意志快成为了一种民怨或民愤的时候,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不得不出面解释这些本不应发生的事情,在我看来便开始了他们的“开脱攻略”。

 

相比我们的管理者而言,我们小城的部委办确实有姿态,在报纸上公开表示态度,对种树的事情公开承认,1、局部区段在职不合理;2、设计方案公开不及时;3前期论证工作不细致;4、与市民、网友沟通不主动(见《青岛早报》2012419日第二版)。这般看来大有一种闻过则改的态度。问题是我们的小城这些年里面绿化工作始终没有间断,绿化工作始终在全国同等城市里面的前列,却为何在这时候出来公开表示自己的过错,是他们的错吗?其实明白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长官意志犯错下的错,让他们的部属带过罢了。

 

大家都知道一个城市的绿化,每年都是按照城市的经济实力来做预算的,从市财政里拨多少费用,就干多少事情,即便我们这个城市将要面临“市园会”的到来,也要根据我们城市各行各业的经济需要做通盘考虑,不仅如此还要根据城市绿化的现状来确定绿化的范围,这是一个工作上的基本规程,而这次栽树运动显得有点突兀,显得有点莫名其妙,而部委局大包大揽承接下来“工作失误”的这种姿态,觉得有点失常,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

 

其实大家到网上看一下网民提出的那些善意的建议,就知道发生在我们小城“栽树增绿”后面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城市的百姓谁也不会反对绿化美化城市的举措,但是,违背城市客观环境的大手笔,就是显露一个城市管理者的武断,就是一个城市居民的悲哀,因为大把大把花掉的是这个城市居民的纳税钱,别忘了,纳税人的钱不仅仅是栽树这一件事情。

 

 

我很赞同一位很有建树的网民发表的看法,他说:“在当前的政治生态下,走绿化方略真的不算坏,但它有几大问题,需要面对公众的质疑。第一:财政是有限的,花那么多钱到绿化上,民生的、福利的怎么办?因为普通老百姓过的好不好,才是考核官员最主要的指标;第二:怎么种树?种多少?种在哪里?要经过民间听证,也要经过专家论证,不是想怎么种就种。第三:种树耗资巨大,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谁来承包?谁来监督?如何防止中饱私囊?这些都需要公开回答公众,要放在阳光下运行,防止出现黑色腐败链条。

 

要知道,官员吃的都是流水席,市民才是这个城市的主人,领导者动什么也不能乱动青岛这座城市,否则市民总有办法让他感受到愤怒的力量。我最担心的,是一座城市的长官的权力太大了,大得失去监督,也失去敬天畏人的意识,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就搞运动式改造,要求改天换地,让所有人都服从,并让所有资源都集中,以绘就他心中最美的图画,让全市的喷泉都喷一个颜色,让全市的喇叭里都唱他爱听的歌曲,让全市都种上他小时候院子里骑过的大树,以个人之好恶,定一城、一地之山河,这是专制腐朽的帝王意识。走这种路子的巅峰人物,如今已经日落西山,但这种统治术和政绩学,却还在方兴未艾,为祸社会。”

 

当然,管理者也是俗胎凡人,决策失误,工作失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问题在于他知道自己犯的错在哪,闻过则改,对于城市的百姓来说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说明了管理者的境界与水平,遗憾的是这些本不应发生的“偏差”,让那些本不应当承担责任的部委带过,显得我们一些人的心胸狭隘,气度不大,作为百姓的我有点失望。


2012年4月18日晚二十三点四十五分《上海卫视》“晚间夜新闻节目”翔实报道小城“植树增绿”活动遭市民质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