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翻书系列(之三)
(2012-05-26 00:02: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随感 |
什么是随便翻书?闲暇之余,即可能是茶余饭后的当口,也可能是工作间隙时间,一句话,自己觉得没有事情可做的时候,更愿意从身边随便找出一本书来,随便地翻阅一下,全当是一种休息与调整,这种喜好说不上好,我也想学国外的休闲方式,到酒吧台前要上一杯红酒或啤酒小酌,给人感觉很有闲情逸致,遗憾工作单位和家里面除去热水喝凉水,不备喝酒的器具,当然也没有这种雅兴。
《凭什么活着》是《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的另一本散文集,自己是从当当网购买回来的,用中国话来说爱屋及乌,自从看了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后,他的其他作品自己就喜欢上了,这本书是他新近编辑出版的书籍,自己当然不会错过学习的机会,自从收到图书以后,就将这本书放在了自己你准备翻看的书堆上面。
下午没有什么事情,自己便拿起了这本书,看到了作者前言里面他的笔迹,接下来的第一篇作品名为《第一次投稿》,写了陈忠实在上中学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自己误以为不过是讲了中学期间的一件事情,但是,等我看完了以后,自己已经被作者讲述的那感人故事而感动,感觉高手就是高手,没有华丽的语言,却把自己内心里的想法和感觉表达出来,而且是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他的这种感觉是每一个从年轻时候走过来的人都有过的相似感觉,但是,这种感觉在大家的笔下就显得生动,我想这就是大家把握语言的一种功力所在。
故事讲了他在中学的时候,就有了“舞文弄墨”的喜好,而且当时他的写作水平在班里已经小有名气,在一次作文课留下的作业时候,他写了两首诗,作业交上去以后,自认为一定可以得到老师好评的他,在作业发回来的时候,发现了老师不仅没给她打分,而且写了这样的评语,“以后要自己独立完成作业”,让他恼怒的不行,这句话不用解释便知道,老师认为这两首诗有抄袭的嫌疑,少年气壮的他,找到老师问为何老师不给她打分写评语,老师没有给他任何的解释,恼羞成怒的他将作业本上的那两页纸撕下来,看到老师震怒的样子,没敢扔到地下,装在口袋里走了。
从那时起他对语文课就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其实,现在咱明白,那就是犯孩子气,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打这以后,车老师的语文课上,我对于他的提问从不举手,他也不点我的名要我回答问题,校园里或校园外碰见时,我就远远地避开。”小心眼是学生时代经常犯的毛病。
接下来的一日,作者写的一篇作文,发现语文老师给打了五分,不仅如此在前面还写了一个加号,作者很纳闷为何老师开始给他高分,但依然不叫他回答问题?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僵持依然进行着,这种僵持既有老师的威严,又有作者年轻气盛的一种“自傲”。
之后的一个冬日雪后,车老师见到他,笑着对他说“跟我到语文教研室去一下”,作者接着写道:“走出篮球场,车老师的一只胳膊打到我的肩上,我的心猛第一震,慌得手足无措了。那只胳膊从我的右肩绕过脖颈,就搂住我的左肩。这样一个超级亲昵友好的举动,顿然冰释了我心头的疑虑,却更使我局促不安。”
到了语文教研室老师告诉他,作者的一篇作文被选为参加市里中学生作文比赛,作者这样写道:“车老师说,我已经把错别字改正了,有些句子也修改了。你看看,修改得合不合适?又搂住我的肩头,搂得离他更近了,指着被他修改过的字句一一征询我的意见。我连忙点头,说修改得都很合适。其实,我连一句也没听清楚。”作者准确地把自己内心的那种感动过程表现了出来。
不仅如此,老师还告诉他,要把这篇作品投到当时省里最有影响的《延河》杂志去,作者接着写他的感受:“这天傍晚,住宿的同学有的活跃在操场上,有的遛大街去了,教室里只有三五个死贪学习的女生。我破例坐在书桌前,摊开了作文本和车老师送给我的一扎稿纸,心里面怎么也稳定不下来。我感到愧悔,想哭,却又说不清是什么情绪。”
“第二天的语文课,车老师的课前提问一提出,我就举起了左手,为了我的可憎的狭隘而举起了忏悔得手,向车老师投诚……他一眼就看到了,欣喜地指定我回答。我站起来后,却说不出话来,喉头哽塞了棉花似的。自动举手而又回答不出来,后排的同学哄笑起来。我窘急中涌出眼泪来……”看到这里自己的眼泪也落了下来,理解这种愧疚的泪水来自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