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买书这事(十四)
(2012-03-27 00:09: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随感 |
我的想法和我的行动非常之矛盾,想法中感觉我一定会像我爷爷没有多大的寿命,就像我父亲跟我讲述的那样,要是在解放后你爷爷不会这样早地死去,五十岁多一点,也是一点点小病,就是因为没钱看病,找了一个庸医给耽误了,等我知道了爷爷已经去世很长时间了。在老父亲给我讲述爷爷的事情的时候,爸爸已经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了。
我一直觉得一个族系总有与之相象命运的人,老父亲与奶奶一样属于高寿的人,虽然奶奶寿命在七十多岁的时候画上了句号,但是,那是三十年前的事情,在农村这般年龄在他们的村里算是高寿了,在我的印象里那时候别说是七十岁,感觉五十岁就年纪很大了,现在自己也到这个年龄了,总觉得我的身体情况很接近爷爷,爷爷去世那年是解放前期,也是五十几岁,我也设定在五十岁的范畴内。
有了这种想法,自然对自己就很放纵,既然没多少寿命,那么就要享受存在的每一天,也正是有这样的心理感觉,对自己买书的事情就更加放纵,感觉让我再买还能买到哪去?哪天自己一下子折过去,书就成为了她们的“遗产”,可以随便处置了。买书费了我几乎是一生中的很大的精力,估计卖书就不会这般艰辛,不想卖好价钱,门口外蹲着的收废品的大爷就是蹲在家门口的“财神”,论斤称也要卖它个三万两万,至少说这样。
那年我搬家,那个收废品的看到我装了一车书,就眼红了,尾随着搬家的车到了现在的住处,悄悄地问家里面掌柜的:卖不买?掌柜地告诉他,赶紧走,我老公知道你是来收书的非跟你急,那人到听话,跟掌柜地留下话:何时想卖找我,价格可以从优。
但是,家里面掌柜的看的清楚,她听我的这种解释,用她习惯的口吻跟我说:别拿这些给自己开脱,你身体不是一般的好,看看你油光铮亮的脑门,就知道你健壮得很,看到你每天的那些狗精神,就知道我估计靠不过你,好好保重身体吧,估计再娶个小二小三也没问题。要说掌柜的说这些自己不信也不对,人家是一个医务工作者,但是要全信更不对,绝对与我自己感觉的身体情况不相吻合,就拿每天吃的那一大把药来说,控制了高血压的毛病,可别的毛病又跟着来了,现在还记着那位大夫守着我说的话:身体情况已经八十岁了。
过去买书节省和计划是没法,掌柜的没退休之前,在的那个单位就是一个破落贵族,曾经是风光无限,可是遇到体制改变,就没了招数,连低保工资都拿不到的员工,坚持到退休已经有将近十年的时间,这期间孩子上学,出国等等大事情一件接一件,自己的工资如数上交,除去每年的小钱攒下来的可怜的“小金库”成为了自己买书的经费之外,其他的非分之想,不是不想,而是有贼心,没贼钱,说实话,假若不是两边老人和亲戚们的无私援助,不敢设想今天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现在孩子有了自己养自己的能力,掌柜的退休以后拿到了本应该拿的退休工资,再加上她出去再挣一份辛苦钱,感觉日子宽松了不少,自己也不用如数上交了,协商定额数目之后的归自己,感觉自己口袋里闲钱开始有了富裕,个人最大的嗜好就是买书,原来紧衣缩食的有计划,有目标的买书,现在感觉可以把自己的这种“紧缩”政策适当地给自己放宽一些,也正是这样自己恢复了二十年前的买书状态。
自己也知道可以不买,但是,遇到自己感觉不错的书籍,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占有欲望,感觉为这样的书籍付出所有也在所不辞,也正是这样的放纵,自己所呆之处都成为了阅览室,当然,现在自己在办公室里面的书籍掌柜的还不知道,估计到退休下来搬回家的时候,她会大为光火,估计全部运回家里面,就没有落脚的地方了。
其实,买书就像一个美食家一样,除去品尝全部所有你感觉应该去品尝的食物,或者是还没有吃到,而听说非常好吃的食物,一本好书让你爱不释手,像爱一个姑娘一样,你无法割舍,因为在它的身上你找到了需要的,无法替代的快感,这种快感又超越了所有那个时期的想法,就象坠入爱河一样。
我是这样形容我买书的疯狂,其实,也绝非别人想象的那样,毕竟经历过“贪得无厌”的买书过程,也知道长期睡眠在“后宫”里面的那些“佳丽”,数十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买书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准则”,那就是作品的艺术性和价值所在,即便自己认为的艺术性与其他人大相径庭,但是,你认为这是一部可以打动你心灵的作品,我认为就是值得去买和保存的书籍。
算下来,从现在起假如可以活到六十岁,每年按200本购买的话,也就在添一千册书,安每本三十元算的话,也就是三万元的付出,没有大的特殊情况,不用省吃俭用就可以办到这些,自己给自己下台阶的理由就这样简单,假如我抽烟的话,五年下来绝不会少于这个钱数,按三十元钱一盒,每天一盒计算,一个月是九百元,被六十个月乘,等于五万四千元,而抽烟是随着青烟飘走了,留不下什么,而买来的书就存在哪里,至于后人怎样发落,我是管不了这些事情了,那是货真价实的物品,且不说是不是精神食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