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的事情(之四)

标签:
杂谈 |
分类: 节日遐思 |
元旦假期的第二天,依然看不到掌柜的笑脸,主要是元旦第一天的晚上,自己又是一个稀里糊涂的回来,坐在客厅里装做什么事情没有,在那里看电视,可不到五分钟,自己已经在沙发上睡着了,被推醒了以后,自己直接回到卧室,继续梦里巡游。
起床后感觉头沉沉的,本想把昨天晚上的事情写点文字出来,坐在电脑前发呆,没有感觉,虽然,阿占的画展办得很隆重,很成功,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出乎自己的预料了,原本兴高采烈的事情,却在不同的声音里面,变得有点出乎预料,当然也有些失望,当初听阿占的建议,也就没有这些烦恼了。
为了“将功补过”,自己主动承担起午饭的制作工作上,自己知道新的一年不让掌柜的找到平衡,估计一年都不会有好日子过,还好,做饭不在话下,三下五除二,排骨汤炖粉条白菜,炝芹菜,红烧大豆腐,饭菜全都准备完毕,共进午餐,急匆匆吃过饭,穿衣戴帽准备外出。
自己知道今天依然很忙碌,有两件事情必须参加,首先是小城著名雕塑家贾真耀和艺术家、陶艺大师万里雅在小城文化市场“古玩楼”三楼上的“九万里堂”的展室里,展出两位艺术家新近在江西景德镇新烧制的陶艺作品,几天前自己已经接到了他们的邀请,加上两位艺术家都是多年的朋友,这样的活动没有不去的道理。
就像我说的那样,“对作家的尊重就是买他的书,对艺术家尊重就去买他的作品,”唯独后面一句话,自己做得不好,没有去买他们的艺术作品,到是收到了他们不少无私赠送艺术作品。家里面四处摆放着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这也让一些人非常羡慕我,自己心里面知道,自己帮助他们的极少,而获得的太多了。
中午饭后,自己背着相机便去了文化市场的古玩城,在那里与杜帝和葛陂士会面,出去参观贾真耀和万里雅的陶瓷新近作品,这次展出的作品都是两位艺术家精心构思的作品,万里雅的作品以中国清华色调为主,但是在器物的造型上做了尝试性的改变,形态上各异,给人一种不拘一格的感觉,而且在上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效果备受同行赞许。
贾真耀的作品承传了他以前的表现风格,表达了他对曾经的影响人物的思索上,花瓶的突出之处,他们的模糊的人物肖像,让从那个时代走过的人,一样便可以看出,但也有一种类似抽象的模糊,这也许正是表达了我们曾经记忆的流逝,也是我们曾经的那种情感的疏离。耐人寻味,站在他的作品前你可以想到很多,艺术的价值也许就在这里得以彰显。
毕竟自己不是一个艺术品的鉴赏者,对于他们两个人的艺术作品,也只有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去想象,至于与艺术家们是否一致,另当别论,但是,给我的感觉,万里雅作品的尝试,是对传统的艺术的再思考,是继承和发展的一种探索,我似乎在他眼里的青花色泽里,感觉到他对传统的深邃思想性的理解。
记得曾在某一个时候,我曾经问过这位艺术家,他告诉过我,自己的创作并不是对传统的背弃,而是从传统中发现它的更深邃的思想性,现代艺术作品的变化,并非是奇思怪想,而是他们从传统中找到的灵感,找到了不同表现手法的异曲同工之妙,也许我个人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可以被大众理解,包括那些抽象艺术作品,可能源于这个思想性的本源吧。
艺术家贾真耀作品表达的东西,似乎更直接和简单,特别想我们这些人的年龄,从那个历史时期走过来的人来说,这种表达方法,像是打开了我们记忆的大门,在那里思考曾经影响我们生活的那个历史年代,虽然那个年代已经渐渐地被我们遗忘,但是,在这个特定的时候,我们会随着记忆的呼唤,回到曾经的那个年代,这种枸杞的回忆,这也许就是作品的价值所在。
在那里见到了很多的熟人,当然身为老板的江崇高先生是第一次见面,听说这只是他的一个店面,而他的文化经纪公司在其他地方,自己知道又遇到一个有钱的主,在那里自己将两位艺术家的新近创作作品,一一进行了拍照,之后随着葛陴士和杜帝,赶往第二个地方,参加活动。
对于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这几位烧在瓷瓶上的老大爷不用说就知道是谁,但真正的感觉就像烧制的效果一样,模糊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