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百七十四)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闲侃 |
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不到晚上八点钟便倒在床上睡了,大哥过生日,自己赶往祝贺,但是,坐在那里感觉不适,实在坚持不住,便自己走了,原定还有一个场合,但发现在公交车上,浑身冒虚寒,没有了再去的想法,赶紧打电话告诉对方身体不适,表示歉意,倒好,对方非常理解此时我的心情。
到家后没二话,躺在那里看新闻联播,感觉是断断续续看的,不到八点钟,自己感觉眼睛实在是睁不开了,便倒自己的屋子里睡了,这是这些年里面很少有的现象,自己都认为属“夜猫子”的我,是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现在想想确实是自己闹得,心里没数,遇到事情瞎激动,结果心情一激动,喝酒不稳定,造成了这种自我伤害。
前一天晚上,应邀参加了一个摄影艺术家们的聚会,在那里自己感受到,艺术到了极致,就成为了有钱人的事情,请客的那位是一个老板,出手阔绰,自然也有了人气,高朋满座,在那里聆听他们聊对室外摄影的相关问题,策划者一起趁假日外出拍照的事情,虽然咱是门外汉,但是,正因为其中有我比较熟悉的朋友,所以也跟着激动起来,特别是得到了那位大摄影家的馈赠,心里面更是有了飘飘然的感觉,自然就经不起自己内心的膨胀的现实,主动出击,结果是跟着跑了几个地方也想不起来了,如何回家的也不知道,只知道第二天早晨,看到了家里面掌柜的那双眼睛充满愤怒的目光。
现在知道学不会拒绝,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自己已经是“伤痕累累”,就不应该在接受别人的“好意”,结果,自己第二天的中午又经不住几句好话的诱惑,在那里又开始了自己的“豪情万丈”,到是赢得满堂喝彩,却忘了这之后的无比难受的感觉,自己一直这样坚持着,却发生了晚上的这种感受。
到了咱这个年纪,遇到感兴趣的事情,依然还是跟着瞎激动,证明自己修炼的还不到位,依然需要继续的修炼。再一个,咱知道有多大酒量,做多大官的道理,看到那些沉稳坐在那里的大酒量,自己心里面那才是一个羡慕,既然自己已经这样了就别去逞强,根本没法和那些人去比,也没有资格去比,而那时的自己就像着魔一般,忘记了平时里可以想到的这些,验证了那句话:冲动是魔鬼。
第二天醒来,要说是不后悔那才是假话,自己也经常问自己,这种冲动为了什么?知道这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表现,你自己喝了一个全国第一又能怎样?无非就是一个酒囊饭袋吗,不代表你的能力,假如像人家那样在摄影方面有了自己的特点,因自己的特点被评委会认可,获取艺术奖项,这才是一个证明自己的地方。更何况自己不胜酒力,如此的逞能,只能说明自己没数的现实。
记得最初从事这项工作的时候,自己不胜酒力,但是为了业务的尽快上升,跟着领导外出展业,在客户的要求下,自己“破坏性试验”,根据客户的要求,俺数量喝完指定的酒,自己豁出老命,完成了任务。第二天自己天昏地转的感觉,自己在想杀死也干不了这样工作了,但是,一旦遇到这种事情,自己还会“挺身而出”,就这样一次次地破坏性试验,让自己有了一点点抗体,自己误认为已经有了“法器”,其不知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想法。
在当下这个讲人情,不讲原则的大环境中,酒成为了一种“媒介”,有“迷幻之水”的功效,自己知道这种陋习的危害性在那里,但是,自己也没有能够脱俗,用这种自认为是传统的方式,来处理一些事情,当然,不否认有这他一定的功效,但是从长远来看,用这种近乎于自残的方式做事情,有点得不偿失。
职场上的这种灯红酒绿,都是浮云,停下来以后的那些老同志恳切地跟我说:“没必要如此拼命的去做事情,将来损害的不是事业,而是你自己,看我们现在,已经调整的非常之好。”有些事情自己还是不明白,当初在位的时候,我不喝都不行,是他们逼着我如此去做,现在却一反常态地让我改变,这不是前后自相矛盾吗?由此看来还是尽快离开这种大环境,用老同志们的心态去处理面临的问题,差不多就行了,何必去“精益求精”,回归自然是不久将要面对的现实。
今年我市唯一一个获“平遥国际摄影节”大奖的摄影家杨光。王音参加了摄影大展,代扬光先生领回了这个奖状和奖杯。也算是给我们小城增光添彩了吧。据说王音的啤酒系列摄影展也颇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