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那写到哪(之一百六十七)
(2011-09-05 00:07:4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现在有些事情,自己感觉是越来越看不懂了,总觉得应该是照章办事就可以的事情,非要弄得神乎其神,好像是多大的难处,不这样就显不出一些人的权利的重要性,原本理所当然的事情,无奈当成了一件求人的事情,感觉是现在的某些人故意发坏。
先从托儿所说起,计划生育这些年里,人口明显感觉在减少,倒是老龄化社会急速到来,本应是孩子少了,托儿所可以随意挑选,岂不知,托儿所的事情,还真成为了家长的一件难事,不管花多少钱都没用,好一点的幼儿园成为了“紧俏物资”,没有相当的关系绝对是进不去的。
同事的孩子到了入托的年龄,她面带凝重地找到我,告诉她孩子的入托问题,成为了一件让她头痛的事情,以至于影响到工作,希望领导给与大力支持,问明情况,让她等候通知,之后便打电话给相关的朋友,问及孩子入托的事情,这一问才知道,现在孩子入托,基本上跟孩子上大学差不多,是一件非常之难的事情。
也真怪了,孩子越来越少,为何入托却越来越难,难道是托儿所的数量在减少?也不是这样,据我了解托儿所的数量并不少,至于造成这种原因成为了一个谜,自己知道这是一件非常之难的事情,也只好放下自己不求人的“架子”,用几乎求爷爷告奶奶的劲头,说尽好话,让朋友帮助办理这件事情,总算是在两个月以后有了明确的答复,如愿以偿。
我依稀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每一个家庭都有不少孩子,但是,这些孩子没有听说上托儿所或幼儿园有什么难处,就拿我来说,从小就不愿意上幼儿园,家里面大人为了让我上幼儿园,用尽了他们的办法,入托手续也不必大人去办,好像记得大人让我哥哥领着我到幼儿园即可,遗憾的是哥哥带着我走到幼儿园的门口,自己挣脱了哥哥的手便自己跑回家去,就这样自己发小没有上幼儿园,成为了当时海军大院里为数不多的“野孩子”,但是,我认为自己的童年是幸福的。
从托儿所说起,再说说上小学,这同样也是一个难题,现在人口流动是如此之大,房子的拥有量也是不断地在增加,或许有些人就是为了这些,才不辞劳苦地搬到一个相对环境比较好的学校周边,就是想让孩子的小学有一个不错的学校可以选择,这样的想法无可非议,但是,学校成为了这些家长梦碎的地方,学校设定的种种条件,将这些学生拒之在这些学校之外,理由有若干个。
我的一个朋友的哥哥的孩子,住在那个辖区若干年,自认为孩子上小学到周边的这个小学是一件铁板钉钉子的事情,岂不知,真到报名上学的时候,学校告诉她,虽然你居住在这里,但是,你的居住房子的房产证,不是你本人的名字,不符合条件,就这让孩子的家长傻了眼,朋友电话打给我,让我想想办法,自己只好硬着头皮去问一个在政府工作的朋友,得到回答如同小学校长的答复一样,这是区政府制定的政策,谁也无法改变。
听说这是为了防止孩子都向好的学校转移,使师资力量发生失衡,但是,我朋友的孩子所报名的小学并不是一个重点名牌学校,只是一个以判刑的学校,同样也在执行这样的规定,这就让人有点看不懂了,都说生源就是学校的财富,现在生源有了,却不要,这算是什么事情。
托儿所不好上,小学也不好上,那么这两天听说复转军人也在考试,朋友的孩子也在其中,在这之前数次来找我,让我想想办法,我苦笑地告诉她,现在政策规定,谁也没办法,只好认真准备参加考试,这不,刚刚考完,便来找我,让我赶紧了解一下今年复员军人的单位有哪些,作为一个小单位的职工,哪有这样的能力,但碍于面子,守着它给朋友打电话,对方告知:一无所知。但听说今年形势不如乐观,复员军人接受单位不是很理想。
我用免提的方式与朋友聊这件事情,朋友的孩子就在一旁听着我们的通话,看到他一脸的无奈与失望,就想起自己的同事和朋友孩子上托儿所和小学的事情,靠,这些事情,本应该是一件理所当然为百姓办的事情,却弄得让人不知所措,都说我们的各个机构是为百姓服务的,但是,到了现实生活的实际,却发现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回应,处处让百姓焦急和窝火,每一个环节总感觉游离于一个整体之外,这算是怎么一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