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之十)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山玩水 |
在镇江的一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同伴感觉是意犹未尽,但行程已经决定了只能这样走马观花,接下来的就是晚上的宴请,明天就要回南京了,从南京回家。南京的大哥,也是我的师傅,专程驱车到镇江来接我们,他的人品与酒品无可挑剔,自然晚上的宴请,又成为我们“火星对地球”的大碰撞,前些年有过几次的这种碰撞,互有胜负,也正是这样在工作上和生活上的性格相近,让我们走得很近,当然,对我而言更多的是学习加敬仰。
同行真行,把手下的人叫来不说,把大领导也一起叫来“助阵”,一箱正宗高度泸州老窖摆放在那里,想从气势一上就将你“震住”,还好南京大哥与我都属于死猪不怕热水烫的主,来者不拒,就这样三下五除二,一箱酒掘出了一半,后来知道他们是有备而来,自己在圈子里酒品是众所周知,镇江同行始终不服气,但他不知我是硬撑得主,醉不在酒桌上表现,回到房间用自己的方法,将那些“燃料”倒出来,随后洗漱便倒在床上不省人事,所以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酒量,就是为了这个,他们想出叫南京大哥来与我打拼,他们隔岸观虎斗,算他们狠。
意犹未尽地结束了宴请,朋友带着我们参观他们的“午夜大舞台”,知道无非就是民间文艺团体演出的节目,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基本上演出的内容与东北二人转没有什么两样,当看到服务员抱着一箱啤酒放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知道今晚上“凶多吉少”,我装作上厕所的样子,出门以后飞快跑回宾馆,关插门闩,倒头睡了。
第二天朋友告诉我,他们几个都喝高了,回宾馆敲你的门,敲不开,只好回各自房间休息了,我问演出如何?他说:基本上看了不到一半就走了,一句话:俗不可耐。他说了一个节目的内容,台上的演员为了卖出去啤酒,跟台下的观众说,他的酒量绝对大,不服谁请客我喝给他看。
台下一个类似大老板的人,举手让工作人员抬上两箱啤酒,跟演员说:你不喝完,你赔我双倍的钱,工作人员找来大塑料盆放在台上,将两箱啤酒全部倒在盆里面,之后让演员举着大盆喝,那个演员举着喝了将近三分之一的酒,看表情实在是喝不进去了。台下人一起起哄,同意他叫人帮忙喝,他把服务员叫上来喝,还是喝不掉,又把乐队的人叫上来,一起帮他喝,一大盆啤酒就这样喝了进去,你说现在的人的心态变成了什么样
其实,这种媚俗恶搞的节目,这两年还真的没少看,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演出,记得有一次在某个城市,一位艺人专门吃碎玻璃,当场用砖头砸随后放到嘴里叫着吃,主持把麦克风放到他最边上,听到那嘎蹦噶蹦的声音,自己感觉浑身不舒服,而观众们竟然用热烈掌声来祝贺。
我不知道这些演出有什么意义,既没有艺术性,又对人是一种戕害,观众竟然如此的痴迷,从这一点上看这也许就是人心里的阴暗一面,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的马路演出,更是让人对那些孩子的表演担忧,但是,依然有他们的观众,有市场。
为什么每一个旅游城市,不去开发创作一些高雅的文艺演出,例如在昆明丽江的纳西族民乐演出,就很有民族性和艺术性,是一种独有的地方特色,在泸沽湖参加的篝火晚会,同样有他的乡土特色,健康有益。我在成都看过大型歌舞剧《金沙》也演得很棒,在丽江的《刘三姐大舞台》同样也是非常不错的演出。
当然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莫斯科观看的大马戏团的演出,在圣彼得堡看的俄罗斯歌舞剧院演出的《天鹅湖》那才是一个艺术享受,那才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演出的水平代表着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积淀和文化水平,同样也预示着文明的程度。当我听朋友讲述晚上的演出以后,自己庆幸自己偷偷溜走了。
第二天早晨,朋友带着我们品尝了当地最富盛名的蒸包和肴肉以后,我们与镇江同行握手道别,谢谢他的盛情,谢谢传达给我的那些好做法,谢谢他放弃假日来陪伴我们,镇江再见,朋友再见。
镇江办事处主任,我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