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检查中(之六)

(2011-03-06 00:26:19)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闲侃

一个人有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浮想联翩,自己给自己找累受,自己吓唬自己,就像医生说的那样,一个病人,三分病理,七分精神,基本上人由于特别的热爱生命,所以一旦自己的身体出现了情况,他们就愿意往不好的方面多想,这种思维方法的最终效果就是自受其累,病理没说话,心里已经早就准备死了,这样怎么能治好病?

 

虽然自己在医院里,表现出一种豁达,表现出一种无所畏惧,但是,自己知道,这种状态也并非是自己心里最重的一种准备,就像医生告诉我,检查的血液系统中,有关癌细胞的数量,比正常人略显高了一点,但是,与发病的病人,所需要的数量还有差距,应该是没有问题。自己听了以后,虽然没有强烈的印象,但是心里面还是感觉有了一丝“牵动”,虽然自己很直白,和不动声色地跟答复说:我不惧怕死亡,我已经理解了生命过程中应该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医生好奇的问我:是什么?我说:是与死亡的抗争。

 

医生听后,转身就走了,他是否同意我的观点,并不重要,因为每个人对生命理解都不会一样,也与一个人后天经历的东西不同有关,他的见识和精力,取决于他对生命的不同理解,自己的观点,自己认为是一种客观豁达的想法,但是,这种想法不仅在外人来看不理解,自己家里面掌柜的也不认同自己的看法,她不认为,人出生以后,就开是与死亡作斗争,她认为活着就为精彩而努力,死亡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她不希望这是一个必然。

 

每次在医院里,再看到身边的那些病号,自己就在反思生命的问题,临床这位大叔,如此艰难的活着,让他们家人,感觉到一种无奈,我想假如这位大叔能表达的话,他不会这样如此的眷恋生命,感觉他太遭罪了,他困难的呼吸,他呼噜呼噜的喘气的声音,让外人感觉一种压抑和窒息,他大口喘气,就是对氧气的一种渴望,就是对生命的一种无声的渴望,就像我们希望阳光一样,但是,这种渴望的方式有点太残忍。

 

我一直忘不了,临床的这位大叔,在经过医务人员的帮助下,把滞留在气管里的浓痰吸出来以后,他的感觉是那样的好,他用自己特有的发声办法,像陪护他的女儿,表达他的心里想法,我问了她女儿,他女儿告诉我,他在对我说,是不是我已经没有用了,我心里面真的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这让我想起,我住进来以后,他用一种异样的目光在注视着我,那个时候还不像现在这样的病情严重,似乎只有偏瘫的病种,他用我听不懂的声音问我,她的孩子告诉我,他在问我的的是什么病,我告诉他自己的病情,他虽然面无表情,但是,能够看出来,他认为我不像一个病号。

 

再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再一次治疗以后,让家人把他扶起来,他对家人说:他从最困难的时期挺了过来,我躺在那里,看到这一幕,真的感觉很兴奋,也很感动,为这样一个好人,这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一个命运多揣的人,获得新生而高兴,都说是好人一生平安,这算是心想事成了。

 

岂不知,临床病人的这种感觉,不过是短暂的感觉罢了,当我打完针,回家以后的第二天早晨,再次回到病房的时候,这位感觉良好的大叔,竟然带上了呼吸机,插上了鼻饲管,他的家属告诉我,昨天他差一点过去,在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下,从死亡线上又挣扎着回来了。

 

看着他消瘦蜡黄的脸,看着他闭着眼,一声不吭地躺在那里,假如不是监护仪器上,看到心脏跳动的曲线,他就像一个已经死去的人,看着家人,护士们翻动着没有知觉的病人,自己心里面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昨天还为生命的顽强而感到兴奋,而现实又让他与死神做最后的斗争,他的妻子疲倦地坐在那里,喃喃自语着什么,可以看出她的一种悲伤和无奈。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脑海里跳跃出一段独白,那是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麦克白的一段独白,“他说:明天、明天,再一个明天,一天接着一天第蹑步前进,直到最后一秒钟的时间;我们所有的昨天,不过提傻子们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灭了吧,熄灭了吧,短促的烛光!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划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

 

难道这就是我们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