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善良---看电视连续剧《雷哥老范》有感(上)
(2011-01-25 05:25: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音评影论 |
家里面掌柜的知道我喜欢演员范伟的片子,虽然前几年他的最佳搭档是赵本山,但是,逐渐演技成熟的范伟,,独立门户,他的幽默已经从赵本山框架里游离了出来,有了自己的表演风格,有了他的独立思考,感觉他这几年拍的几部片子,我个人的感觉都不错,据说在央视和各地的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效益率屡创新高,想必这就印证着范伟能力的所在吧。
去年全国热播的,由他领衔主演的电视连续剧《雷哥老范》,在我们小城热播期间,家里面掌柜的几次告诉我,让我抽时间回来看,但是,自己有自己的想法,这些年里,自己习惯于将这些自己喜欢的影像资料买回来,抽一个空闲时间,一气呵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感觉,才能把对影片的记忆,从一个整体去感受和把握,这样才会体会到过瘾是怎样一回事情,掌柜的说我的这种行为是神经病,前几天自己趁着大把时间属于自己掌握的关口,“加班加点,点灯熬蜡”将这部电视连续剧看完了。
说实话自己看完这部连续剧,自己真正理解了为何小城著名作家高瘦人的那篇《最后的细致》为何一二再,再而三的获奖,这种获奖我认为绝对是一种必然,因为他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细小,最不被人重视的心理细节,也就是平民百姓的善良。那么善是什么?我想借用尼采的一个看法来解释,尼采说:“所有能增强感情权利;权力的意志和生命本身的权利的都是善。”
我们无论从生活的现实来看,还是从这部电视剧来看,这种被表现出来的善良,从提纯分析角度上看,它不显得纯粹,但这种善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它有普遍性,但是,善良的内在本质,并不是一个人非要表现出来的一种本性,而是通过不同的人物,已经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以及它的外在条件,都是呼唤善良的客观因素。
这部电视剧就是从这个角度去着眼,在弘扬平民百姓身上的那种善良,而范伟扮演的范春雷,就是这样一个集百姓身上优秀品质于一身的这样一个人物,他的热骨衷肠,他的乐人好施,等等都表现出来市井百姓身上的优秀品质,当然,作家和导演也从不避讳,在这些人身上表现出来的小市民的那种虚荣,被文化异化了的那种虚荣,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虚荣,才有了喜剧的效果可能性,才具备了一些让人可笑的地方合理性。
永远感觉良好的雷哥,是我们现实社会中最普通的一个工薪层的代表,他既没有贵人相助,也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是生活在社会下层里面的一份子,一个工薪阶层中的一员,但是,表现在他身上的就是天生的乐观,没有能让他愁了的事情,这不,影片一上来就演了他被一个曾经是自己朋友的饭店开除经过,导演没有以一种沉痛的表现方式来演雷哥的痛不欲生,而是用喜剧的方法来表现磊哥的这种豁达和善良。
影片里的雷哥天天带着一个安全帽,很多观众不了解为什么用这样一个道具,即便影片上曾经有过这种交代,用雷哥自己调侃的说:带安全帽因为他骑着“机动车”,为了自身的安全,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假借的原因,观众们都看到了,雷哥所谓的机动车,不过是一辆破自行车,装上了电瓶改装而已,依然是一辆自行车,而在雷哥眼里就成为了机动车,这预示着百姓内心的易于满足,而这个安全帽,则是平民百姓的一种象征,让我想起了建筑工地的民工,想起了工作在第一线上的那些工人的装束。
导演把百姓身上的善良和闪光之处,都通过雷哥这个人表现了出来,当然,也并不是雷哥这个人就是高大全,我们从他的生活实际上去看,除去善良以外,还有他无处不在的虚荣心,那种自我感觉的良好,那种在大众观念中常见到的“阿丘精神”,都构成了这个人的多彩性,是这个人鲜活,充满了故事性,让观众能够接受这样一个我本善良的人物。
法国伟大的哲学家卢梭曾经说过:“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尽管我们有自己的准则,但我们在判断我们和他人的行为是好是坏时候,都要以这个原则作为依据,所以我把这个原则成为良心。”说实话,看了这部片子的前半部分,我就觉得这部片子之以能够让这样多的观众认可,我想这部片子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善良和良心,不无关系。片子的主调弘扬了人们的善良,即便导演安排了一些让我们痛恨的人,像剧中的米粒的公公,大厨秦琼等等,但是这些人总是在雷子的善良感召下,逐渐的趋向于一种和善,我想这部片子的教育意义就在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