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照片说事(之六)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生活 |
年底照片说事(之六)深秋在小城随意拍的片子
总想找一个最好的时间,将自己在小城深秋时拍的片子贴出来,接受专业和非专业人士的指点,但这不过是自己的想法,在所谓的身不由己的理由下,这些照片一直在自己的电脑里存放着,从时效性来说,他们似乎已经失去了张贴的意义,毕竟我们小城已经进入到天寒地冻的冬季时节,那种深秋的五光十色,绚丽多彩,已经远离我们而去,灰蒙蒙的萧杀,更接近这个季节的色泽。
其实,细细想去这是自己的多虑,片子记录了那个时期的景象,它不存在一个时效问题,它是你对曾经感觉的一种记录,它代表着你哪一个时候的心情与审美情趣,即便你没意识到这些,镜头后面的那些东西已经告诉了读者,你的那时段的审美,在什么样的心境下采集,角度、色彩、景致无不展示你自己内心想到的东西。
图文并茂可能对读者来说,更易于接受,显得更丰富多彩,也许这才是当初想要拍摄的初衷,但是,自己第一手资料已经汇集成功,为何迟迟未帖出来,感觉好像是相对应的文字没有与拍照不同步,文字的感觉不如取景时的感觉,在大自然的秀美面前,文字显得苍白无力(不是文字显得苍白无力,而是自己掌握的语言能里太差),很难把自己内心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用文字准确表达出来。
对于美,每一个人有着他自己的审美角度,与学识、资历、审美情趣不无关系,例如对金灿灿的银杏树,在那里拍摄的时候,就听到有不同的理解,有说这是富贵的色泽,有说这是没落最后的一抹金黄,当然,在大众审美的环境下,这种色泽的强烈对比,还是给游人们一种心灵的震撼感觉,这种擦紫嫣红强烈的色泽的对比,与我们生活的多姿多彩相吻合,即使更多的人不会这样去思考,但是我还是感觉了这些。
我知道这又是一个审美情趣问题,就像罗斯金在他的《野橄榄花冠》一书中说到的那样:“审美情趣不仅仅是一个人道德的一部分和道德的指标,而就是道德的全部。对任何获得生物的第一个、最终一个和最接近的试探性问题就是:‘你所喜爱的什么?’只要告诉我你喜爱的东西,我就能告诉你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当然,也未必就是这样,我们知道:每个人必须承认,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厉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人必须完全不对这事物的存在有偏爱,而是在这方面纯然淡漠,以便在欣赏中,能够做个评判者。(哈哈,这同样不是我自己的语言,这是借用康德的一段精辟论述,不过是表示自己内心想到的那些感悟)
就别在这里矫情了,把自己的那些存放在电脑里的照片贴出来,接受各位博友的批评指正,也算是自己交出的一份关于小城深秋感觉的作业吧,俗话说的好:丑媳妇总要见公婆。请蚂蚱、杜帝等摄影高手,眼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