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成真———(在济南之三)
(2011-01-17 00:12:3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山玩水 |
坐在手术室的门外的大厅里,这里已经是人满为患,假如你不知道国人的体质,在一个什么水平上,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到各大医院里去看一下,那里攒动的人头,那一望无际的排队挂号的队伍,以及若干排队交款的人群,一句话,不到医院,不知道国民体质的薄弱。
虽然这是省城的大医院,听说可以接受病人近万人,但是,想随到随手术,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手术的人太多了,可以说是凡是到这里的病人,都要面对手术这一关。而医生或者说有能力动手术的医生不成比例,这种医患关系的不对称,也是让一些医生“腰杆硬”的一种必然,排上十天半个月是很正常的事情,绝对你没脾气。
坐在室内空气混浊的大厅里,你只有一个感觉,让你有一种窒息的感觉,这些味道与那些常年不洗澡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当然也有哪些口臭的病人家属,站一会你就想尽快地离开,但是,你又无法离开,医生会随时随地的呼唤家属或陪同,在这里你感受不到现代医院的人文关怀,且不说这里的医术水平,但从为患者家属角度考虑方面,就做得远不如我们小城的那些医院。
但凡做手术的病号和家属,都在一种特别焦躁不安的状态之中,病人的情况是他们最想了解的事情,是否上了手术台,是否进行的顺利,这些都是家属想知道的事情,而医院里面,即没有显示情况的大屏幕,也见不到医务人员在那里值班,所有的患者家属,都在那里期待着,医生不间断的从手术室里面出来,呼唤病人家属,让他们干这个,干那个。
像这样的等待,我不止是一次了,但是,像这样让患者家属蒙在鼓里的等待,还是不多,在小城的各大医院里,手术等候区里面,自然会有大荧幕显示屏,方便患者家属及亲人,叫接进入手术室的患者手术进行的情况,手术结束后,需要患者家属等候接人,他们也会在第一时间,在荧幕显示出来,让家属有所准备。
你不难发现坐在那里的人们,表情都是凝重的,毕竟亲人被推进去以后,他们病情的如何成为了家属们最担心的事情,自己亲眼看到,朋友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个瞬间,他们的家人都泪眼朦胧地在那里悲伤,也许自己心太狠,自己也只有劝慰的份了。
其实,我知道大家焦急的心情,源自于对病人病理切片后的结论,每当手术室的医生出现在大门外,念到那个患者家属的名字,他们都会急忙忙得大声回答,按照大夫的意见要求,待着“样品”送去化验,而这个化验,却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最终结果。
我坐在那里,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那几位,他们来自于省内偏远的乡村,他们不知道这些医院里的最真实的情况,他们的感觉省里面的大医院,就比小城的医院好得多,在他们的感觉中,只有到这里,才有生的希望,他们不知道这里有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病情的严重程度。医院方面绝对是“来者不拒”,毕竟这是他们效益的源泉,而你可以感觉到他们的一种担忧,和经济上的捉襟见肘是那种无奈的表情。
一个人沦落到医院里的地步,不要说尊严,你只有用这样的办法,尽快解除自己身上的病痛的固执想法了,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让你触目惊心的一幕幕,肿瘤患者的部位,在颈椎的,在头部的,以及那些说不上来长在什么地方,而让纱布包的严严实实的患者,在这里你才会感受到,健康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是什么,而医务工作者看你的目光,就像是猎人看到猎物一样。
我实在忍受不了那里混浊的空气,独自一个人走到室外,去感受阳光下空气的滋味,但是那些患者的家属好像没有我这种矫情,他们一直神情凝重的企盼着,也许这就是局外人与身临其境的那些人区别就在于此,即便自己曾无数遍地祝福自己朋友,但是,在这个特定的时候,一切都慢的绵长。
久久的期盼报告终于等来了,看着家属和帮助联系的医务人员,兴高采烈的样子,自己知道,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了,那位帮助联系的医务人员,大声地告诉在那里等后的家属,一切担心都不要了,检验结果出来,是良性的。家属听到这些,喜极而泣,可以理解她的这种激动,毕竟这是从死亡的阴影了走了出来,一个家庭保住了,昨夜还为亲人的遭遇而难过,而现在,雨后天晴,阳光明媚的未来,又展现在他们面前。
曾经对亲人最后的叮咛,曾经对孩子和爱人的最后交待,以及对家人的那些眷恋与依依不舍,都成为了往事,大家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发信息给关注他的朋友们,“一切尚好,病理报告出来了,良性,好人一生平安!”,信息回复:乌拉,所有的人一个感觉,今天是个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