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女作家瑛子中篇小说《心理援助》有感
(2011-01-19 00:23:25)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随感 |
读女作家瑛子中篇小说《心理援助》有感
在女作家瑛子的博客上看到,她新近创作的中篇小说《心理援助》被《小说月报原创版》2010年第六期被刊用,作为她忠实的读者,自己随即便购买了这本杂志,用最快的时间一气呵成地看完着这篇耐人寻味的作品,她的视角点,没有放在她得心应手的爱情浪漫故事上,而是切入了我们当下社会的生活创景,用现实生活中的几个女性,来表达作者对民风日下的现实社会的一种审视和反思、,与其说是心理援助,不如说是内心的自我拯救。
作品写了以主人公刘原为代表的三个不同背景的女人,她们是最要好的闺中密友:在大学里教美术的单身女教师刘原,做专制太太的许夏,还有一个就是心理咨询师的梅莉。作者选定的这三人,算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层面种不同生活背景的代表,她们共同的点都是衣食无忧,都算作是城市的白领阶层的代表,至于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几个人,我猜想作者试图通过身边自己比较熟悉的那些一天天富裕起来的朋友同事,来表达物质丰富,精神却缺乏寄托的这样一个现实。
作品中的主人公刘原,从世俗的评判标准,这应该是一个白领,有着硕士教育的背景,有着大学副教授的身份,有着稳定的工作,应该是我们现实社会里算作成功的人士,而她有着自己难言之隐,她的爱情成了她乃至她家人的心头大患,大学期间结识的那位瑞士阳光男孩,成为了她最美好的回忆,而这段刻骨铭心的恋爱,也成为了她日后,寻找爱情的一个对比,也成为了她日后选择爱情的心理障碍。
为缓解内心的焦虑,一天刘原找自己的闺中密友去玩——一位离过三次婚的心理咨询师梅莉。刘原试图通过与心理师的聊天,来疏导自己的心情,调整自己的情绪,也就在这时,她的另一个闺中密友,那个漂亮,当了全职太太的许夏,电话找她。于是她们相约一起来到了梅莉的家,在这里三个女人一台戏,当全职太太已久的许夏,在这里成为了怨妇,诉说自己当全职太太的辛苦,大骂自己的男人不忠诚于自己,而心理咨询师的梅莉,用她惯用的心理分析的方法,疏导和劝慰这个已经对爱情和家庭失去了信心的女人。随后的话题又到了刘原的男朋友身上,大家一致认为,这个男人找出的理由不充分,是一个权宜之计,一句话,这些假借的理由很牵强,从感情的角度去看不成立,梅莉认为这种对爱情的欺骗手段,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如出一辙,作者用现实中的这种真实的存在,来描述现在社会观念中的爱情与情感的现状。
作者讲述这些事情为什么?在我看,作者笔下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上的问题,刘原不入世俗的爱情的奢望就是一种不切实际,许夏的哀怨是有着她自己诸多因素造成的,原本是一个有着自己事业的女人,却被爱情冲昏了头脑,辞去了心爱的工作,当了一个全职的太太,而这个全职太太;需要的是什么她没想到,她的心理期望值,切不切合实际,也没想到,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成为了家里家外一团糟的人。丈夫也不堪忍受她的这种哀怨,远离了她,从这点上看,他们的选择是有问题的。
许夏的大倒苦水,同样是一种心理自我的拯救,也包括她背着自己的丈夫,在外面寻求她自己心中的假象情人,同样也是一种心理满足的需要。而作者从正面地将刘原的心理疏导,通过这些事件的发生,通过自己男朋友表现出来的那种自私,以及他最后采取的决断措施,这一切让她豁然开朗,虽然母亲的喋喋不休,看似是一种年轻人不能接受的一种态度,但与现实的这种污泥浊水般的道德价值观念相对比,那才是最真挚的亲情,她知道自己的回避老人是那样的愚蠢,真情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