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外出(之六)———远眺金门岛

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山玩水 |
可能是旅行社考虑我多次来过厦门,已经没有了新鲜的感觉,这次特意为我们“增加”了一条游览线路,那就是乘游轮“远眺”金门岛,这个项目是近两年才开发的。也是两岸关系缓和以后,特别是通航以后,我们对台湾农产品特优政策,成为了搞这种旅游可能性,记得上几次到这里来,朋友让我到鼓浪屿岛上的山顶,用高倍望远镜看金门,自己回绝了这种盛情。
这些年,有组织到台湾访问,自己有可能参加,自己都回绝了这种可能,不是自己多爱国,而是在那里蜻蜓点水,根本不能了解一个感觉中的台湾。要问现在搞这项旅游项目,对我说吸引力有多大,一时自己说不出来,毕竟大金门小金门的事情听得太多,包括老父亲经常跟我们说起的这些事情,后来在那本记述攻打金门岛的书里面有所了解,好像那本书的名字叫《血红血白》书刚一出来就被禁了。
小时候自己知道炮轰金门岛的事情,但是那时候,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完全凭自己的想象去猜想,倒是,这次来厦门在去“眺望”金门岛的路上,导游简要的跟我们讲了这方面的事情,原先不知道厦门与金门岛的距离,也是通过这次参观找到了距离上的感受,隔海相望不是一句假话,从厦门港出海没多远,就可以眺望到大金门岛了,炮轰金门岛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导游告诉我们,虽然大陆用炮轰金门岛的这种办法,来压制国民党的嚣张气焰,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手段罢了,两边对立的情况,大家都心照不宣,到现在更是相安无事了,就像导游说得那样,台海关系的好坏,在厦门市最直接的感受,而两者之间的战争说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无非是大家谁给谁一个面子的事。
金门岛,也没有因我们的炮轰,而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他们的工事不仅能抵御我军的大炮,而且,其坚固程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不仅仅是工事没被炸毁,他们的瞭望哨所依然完好,解放初期的攻打金门,也正是不了解他们工事的防御系统的坚固程度,我们一意孤行地攻占上去,岂不知,多在暗处的国民党兵,将登陆的我军将士全部杀戮,成为了我军历史上的奇耻大辱。
坐在去往金门岛的船上,都以为会很长的时间,我们正在那里开心地交谈着,同事告诉我们,广播里已经告诉到了大金门岛附近,赶紧到船舱外面观看。没想到如此之快,我们急忙起身,到场外观看。虽然海上有雾气,但是,不远处的岛屿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最近的时候可以看到,山头上飘动着国民党旗,在大金门岛的另一侧,岸边有一个巨幅广告牌,上面写着“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站在那里你突然明白了,炮轰金门岛的可能性,也想到了“分久必合”的中国古训,你回眸一看,厦门与金门的距离,犹如连在一起,这些年来,与台湾的关系有所缓和以后,我们的防人之心,似乎就没有了。我们这边上的岸边上是高楼林立,而大金门岛上除去绿树丛荫,以及那幅醒目的广告牌子,与飘扬在另一座山顶上的旗子之外,没有任何的高大建筑,区别可能就在这里。
不知道游客是怎样的什么心理,很多人在那里留影照相,背景就是大金门岛,就是那块醒目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广告牌子,照相的人表情各异,有兴高采烈的,为何高兴,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有神情凝重的,他们想到的什么?同样费解,但是,这种留念在我看是一种“自我心理满足”的做法。
现在的厦门满商店里都是来自台湾的商品,台湾的香烟、台湾的水果、台湾的白酒,包括台湾的食品,加上在厦门成千上数万人的台湾商人,你很难想象到曾经不共戴天的敌人,竟在六十年以后,成为了利益共同体,成为了经济发展链条中的一环。台湾的神秘随着开放的深入,已经让国人了解深刻,而大陆的发展也让两岸同胞有目共睹。眼前的两岸相隔的距离,我们在那里开玩笑地说:跳下去游泳就可以到了,可是现在谁还会游过去?
也正当我在想这些事的时候,一位漂亮的女服务员端着一个盘子来到你的面前,推销来自海岸那边的纪念品,邮票、硬币、香烟、扑克、打火机等等,一口一个正宗的说着,倒让我想起了身在台湾的小姨,记得她曾经在送我东西的时候,也这样说过,他们不知道“正宗”不代表什么,不过是原产地的另一种叫法而已。
鼓浪屿岛上郑成功的雕像,大家愿意以这个背景照相,为的是取这位大英雄的后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