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写到哪(之一百一十八)
(2010-09-08 05:49: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闲侃 |
搬到我们这个老城区的院子里办公,已经有六年多时间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觉得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办公是一种巨大的享受,每每他们到这里看到绿树丛荫,看到老建筑彰显出它的那种历史和文化厚重,幽静的感觉,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说道:这才是生活,知道他们已经对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产生了一种厌倦后的感触,他们深刻感受到了水泥森林的冷酷无情,这片曾经被遗弃的“黄金地角”,再一次显现出它的价值所在。
自己刚刚搬来时,并没有发现这里本应有的那种美,还为一些人把我们“发配”到这里,有点愤愤不平,后来自己知道这叫因祸得福,这个院子对我来说,确实提供了不少静心学习的机会,提供了无限的遐想,同时感觉山高皇帝远,没有了在眉下的压抑感觉,同样在不断的深入了解中,也让我感受到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的优美。那些企图想看我们热闹的人,没想到这里成为了自己修心养性的好地方,成为了一块风水宝地。
人就是这样易于满足,无论你到哪里,你在那里呆长了,你会发现一些让你感觉可以让你留恋的地方,你会很快地适应那里的自然环境,而且这种适应实际上源于内心里产生的一种爱,这种爱没有从你感觉的层面上萌生出来,它潜伏在你内心深处,那种许可就是最好的例证,就像是与人接触一样,日久生情一样。
自己不止一次地写到自己工作的这个小院子,但是,总感觉依然没有更准确地把握内心想表达的实质,没有从内涵上去找到更准确的文字,来表达这里呈献给你的美,以及你内心里对这里的一种“依恋”,可能当爱的激情成为了内心里的一种认同,它的表达方式就会有所变化,成为了一种默许,自己溶进了大环境的和谐之中。
在我们的院子里,给人最奇特的是,月季花一反常态地长成了“参天大树”,在我最初的印象里,月季花如同花盆里养的花一样,不属于树木范畴,感觉是草本植物,而且到夏天的季节开完之后也就自然死亡了,而搬到这里我才知道,月季花同样也可以长成像树一样的高,而且并不影响他的花开花落,一年四季除去冬天里她不开花以外,感觉她成了我们小院子里的一道风景线,红的、黄的,说不上姹紫嫣红,也差不到哪去,绝对是在别处看不到的景象。
然而我又在想,月季花长成参天大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它展示自己最丰有特色的风采,我们在它的下面,只看到了它的躯干,而它展示个人的风采,那绽放的月季花朵,却在我们视线看不到的高处,这是不是同样是一种高处不胜寒?它的美不仅仅是它的身段,更应该是它娇艳地绽放所呈献给我们的那种华贵。我知道这是人类功利主义视角下的感触,对于自然而言,它的花开花落,它的春来春去,都迎合自然的旨意,它们没有高低的区分,绽放已经是它们完成使命的一种守恒,也只有我们人类,希望更多地展示自己最“风采‘的那一面,这是一种虚荣。
竹子是我们这个小院子里面的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感觉里本应生长在南方的竹子,却在这北方的小院里子里面茂密的生长着,可以用枝繁叶茂来形容,而且这些年里自己看到了院子里面的竹子也像发情的动物,从四处窜出来,寻求它异性的伴侣,很多人问我,都说竹子不适合在北方生长,为何你们院子里的竹子确是如此的茂密,我随意地说道:可能是地气的关系吧。他们不知道,要不是我们每年都因为他的遮蔽光线,剪掉一些的话,我们这个小院子就成为了竹林了。
在这里让我想到的是,如此的生命力是否会招致它的本身价值的“缩水”,就像每年忍痛剪掉一些一样,原本不易于生长在北方的竹子,就是一种稀有植物,,在外人感觉就是可惜,可是我知道,这是北方人的感受,在南方竹子如同草一般的生长,自然不会有更高的位置让它们去占领。哈哈,砍掉是为了它更好地生长,绝没有我们的那种功利主义的含义。
蔷薇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栽种的,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它伸出自己那婀娜多次的身段,用繁花似锦白的绽放,告诉所有关注它的人和动物它存在的价值,蜜蜂繁忙地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知道这是花蕾在像他们眨着媚眼,好色的蜜蜂绝对不会错过这个“沾花惹草”的机会,而蔷薇花绽放的地方,正是我们与临院的分界线,那段只有象征意义的矮墙,淹没于蔷薇花的覆盖中,站在那里你想到,假如人与人之间都能用蔷薇花来装饰,兴许相互间的隔阂就会变得无关紧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