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持距离

(2010-08-10 01:20:14)
标签:

杂谈

分类: 职场论道

不是自己清高,确实有些事情自己不愿意如此这样的去迎合一些人,现如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范围,都有自己的活法,为什么非要按照别人的意志去活着,你就是你自己,成也罢,败也罢,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靠谁也没用。

 

自己一直在想,做爱两个人要亲密无间,接吻也是如此,不然显不出你的激情和爱意,问题是这种举动的本身是受时间限制的,没完没了的“粘糊”最终把最美好的感觉变为一种下流和恶心,就走向了最美好的对立面上去了,这就是说,在美好的事情依然需要有一个度,超过这个度就会使美好的事物开始变质。

 

其实中国古人早就注意到这点了,孟子说的:“近者不逊,远则怨。”就是讲了这个道理,人与人走得太近,很容易变得太熟悉而导致相互不尊重,从而导致矛盾的产生,但是,一旦疏远了对方,对方又会怨恨你,这就是人性中的弱点,始终把握不住分寸。

 

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处处见到类似这种问题的存在,我们之所以产生内心的不满或怨恨,很多时间都是我们没有把握好距离感,不是太近,让人感到压力和窒息,就是离得太远,让人觉得你遥不可及,一句话,总是在这两极中摇摆,到底也无法准确把握一个最好的距离感。

 

家人之间都应该有一个相对宽松的距离,以便在最佳的审美角度里去感悟彼此的“闪光点”,一旦“混为一谈”也就离打仗不远了,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何尝不是如此。话虽然自己这样去说,但是自己也没有很好地把握这种“有效距离”,时而也弄得满地鸡毛,自己也深陷痛苦之中。

 

我比较同意一位大哥的观点,他说:人分为两种,一种人对人比较热(心地善良的概括说法),另一种人就比较冷(比较自私的人概括),对人比较热的人,想自己的事情比较少,真诚地去帮助别人,而比较冷的人也帮助别人,但是,他有自己的大前提,首先是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他才愿意为你做事情。

 

自己愿意与所有的人保持一段距离,其实自己内心里想到的是更长久的拥有这种情感,不想再相互感到窒息中渐渐地死亡。前两天结识一个朋友,为人豪爽,做事利落,敢爱敢恨,一看就属于性情中人的范畴,他对你的热情不是装出来的,但自己还是选择了躲避,知道人内心中的那种炙热,是需要有一个大前提作为他的“燃烧基础”,那就是对等的关爱,自己知道做不到这些,索性就主动的避开,给人的感觉有点不近人情,我倒是觉得全成了我们能更好地往后交往。

 

当然在我们的交往中有一些人是不敢走得太近的人,他们的功利色彩太明显,当相互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纯粹利益关系,也就没有了继续交往的必要性,这是自己一贯把握的一个大原则,并不是自己害怕什么麻烦,而是在利益面前,很多人让你不知所措,他们的需求与你想要得到的那种东西南辕北辙,不是在一个感觉线上,知道继续勉强交往,最终会导致更大的不愉快。

 

就像前两天有人约自己参加什么活动一样,最初以为这是一项必须参加的活动,后来知道这种活动根据每个人的自己兴趣来取舍,而当我知道他们的“盛情”感觉是一种施舍的时候,所有的兴致荡然无存,施舍的感觉就是一个不对等,就是凌驾于你之上的一种想法和做法,到这个年纪没有功利的奢望,也就不会再去考虑自己的什么事情了,怎么舒服怎样来,屈从让你变得猥琐,让你失去人格。

 

自己坐在办公室里挺好,那是自己工作的小天地,不亚于那些所谓的游山逛水,窗前绿树遮蔽,红瓦绿树形成一道幽静的风景线,坐在这里看着树叶在微风中摇曳的舞姿,感受着自然带给我们的秀美。景色看累了,你带着自己的思绪飘向远方,你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去回顾,去遐想,去编织自己的梦,你是你自己的主人,你可以全然不去顾及那些人情礼道,我行我素,你像一只欢快的小鸟,放松心情,放飞思想,这不是很好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