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人会问我?这篇文章为何要起这样一个题目?难道错误还有高级与低级的区分吗?这篇文字确实是近来自己一直想写的一个事情,而且在我来看,青年犯少年时期的错误,成年人人犯小青年时期的错误,就是低级错误,意识到的错误再去犯就是低级错误。当然这只是我一个人的看法,从错误的属性上去分析,没有高级与低级的区分,只有一个界定就是错误。
人一生中不可能不犯错误,包括我们公认的伟大的哲人、圣贤或者领袖,只要是人就没有不犯错误的,也只有在不断地改正自己错误的同时,才能够在生活中不断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从被动的改正到主动得去“避免”。错误是一个与私欲离这很近的东西,它时常伴着私欲一起出现,由此,我们知道错误是私欲的原点。
每每到小城所属的崂山太清宫参观,每次走到那个“穿墙而过”的传说故事的地方,听到导游煞有介事地向游客解释,凡是能练就“穿墙而过”功夫的人,必须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一生中不说假话,不犯错误,才能修炼成“穿墙而过”的真功,那怎么可能呢?自己粗略地想了一下,且不说别人,自己从小到大就是在一个个错误的出现,和一次次被改正的过程中长大,带着家长的呵斥与拳脚,带着老师威严与循循善诱,带着领导和同事们的语重心长和“疾风暴雨”,让自己一点点地走上了“正路”,现在感觉所谓的错误就是偏离循规蹈矩做出的一些事情。错误是道德层面上需要改造的事情,往前一步就是属于法律层面上去解决的问题。
记得前几年看法国卢梭的《忏悔录》觉得挺过瘾,卢梭把自己的错点写的是那样的风光和理所当然,哪有忏悔的意思,完全是一种“自我标榜”,不管怎样人家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家,是一个哲人和文学家,正因为他的名气,让他犯的错误得到了“宽容”。而我们则不会享有这样的待遇,我们的错误就是我们永远的“把柄”,虽然更多的错误已经掩埋在历史的长河里面,但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它依然会从最深处泛起,让我们羞愧难当。
记得家里面的大人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曾经半开玩笑的跟我说,真得不应该要你这个孩子,让家里面的人操心大了,你犯的错误数也数不清,但是你的好处和优点是可以数清楚的。现在明白,从小到大自己是一个坏孩子,从来没考虑过家长对自己的担忧,我行我素,真正成为了大院里的“野孩子”。不过话又说过来,自己成为野孩子也不是没有它的历史背景,家里面的大人都革命去了,没有人用“规范”来要求自己,自己本着自己高兴的原则去做事。结果是与“规范”大相径庭,成为了众人“嫌弃”的坏孩子。
那时也真得应了大人的话“坏的出奇”,现在看来也是犯了低级错误,干的哪些错事与自己实际年龄不相符,一般人正常思维都能想到的事情,自己竟然想不到,而且觉的是“天衣无缝”,当人家家长带着孩子找上门来的时候,自己还坚持自己是“无辜”的,人家没哭自己竟“委屈”的先哭起来,岂不知自己的同伙,还有身边路过的大人都已经跟他们的家长讲得再清楚不过了,可以说是铁证如山,自己还咬着牙坚持,最后的结果就是“皮开肉绽”。到好每一次疼痛难忍,每一次“皮开肉绽”,都成为了自己认识提高的过程,都成为了走向“规矩”迈出的一大步。
感觉到现在“小儿科”的错误越犯越少,知道小错误对满足虚荣心不构成“动力”,到了这把年纪要犯错误也要“风光”点,让别人觉得你的这个错误犯的值当,比如说犯“卖油郎独占花魁”的错误,犯“损人利己”的错误,犯“思想飘移不定”的错误,让人觉得这是你这个年龄人容易常犯的错误。改正起来也不费什么事情,可能不改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会逐渐得好起来。
前边说了一大堆“闲话”让人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之所以写这篇东西,是近来听说一位相当级别的领导犯了事,锒铛入狱,误以为又是经济问题让人抓住手脚,经济问题被抓进去已经在当下司空见惯,利益诱惑谁能抵御?毕竟有一个大背景那就是为了自己的家人,当然,也有为“小三”不惜铤而走险的,虽然不能原谅,但是能理解。岂不知那位官员犯了轮奸罪,这已经在现代社会中数十年没听说过的罪名了,谁能相信他干了与自己年龄极不相符的事情,论他的地位,论他的财力,要是不检点,感觉能把他累死。现在倒好成了阶下囚,在我看来这就是犯低级,而且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