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无论是叫故事片也好,爱国主义教育片也好,还是历史题材的影片也好,这部片子公映以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为这个题材,为曾经是中国人民蒙羞的那段历史,为了陆川导演的拍摄手法,总之,通过看这部片子,激起国人的民族仇恨那是不能回避的,影片唤醒了沉积在中国历史过程中的那段无法忘记的记忆。
《南京南京》公映以后我没有到影院去看,有一种心理想法,知道看这样的片子一定会破坏情绪,曾有过的耻辱不只是撰写在国家的历史档案簿上,同样是铭刻在全中国人民的心中,那段备受凌辱的历史时期成为了永远挥之不去的奇耻大辱。
我把光盘买回来以后,放了很长的时间没敢去看,虽然我在新闻中,在报纸上看到过这部片子的观众反应,自己知道必须找一个周末,找一个没有外人干扰的环境下,细细地去欣赏这部片子,不想把愤恨和内心中那种心痛影响到其他的人,估计这部片子能让国人把肺给气炸了。这个周末恰巧一人在家,忍不住把这部影片看了。
影片开始从国民党兵在南京誓死抵抗日本侵略军入城开始,惨烈的战争场面充满了血腥和残酷,知道导演一上来写这样的场景是对历史的一个还原,在我们上学时候学到的历史知识,抗战时期国民党是不抵抗主义,那时自己幼小,绝对听从老师的讲课,老师说的,课本写的感觉就是绝对的正确,岂不知历史往往因为某些原因让它变形。当这段历史已经淡出大众的视线,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候才能揭开它真实的面纱。
国军寡不敌众,很快的南京就失手了,日本侵略军的大部队进入城里,影片从这时期开始慢慢地揭露和描绘侵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首先是枪杀国军部队的战士,他们在最后的时刻依然昂首挺胸,视死如归,展现了中国军人的不怕死的那种大无畏精神,看到这里我想起了那句英雄壮语“宁愿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这部片子贯穿其中的有几个代表性的人物,第一个就是国军指挥官陆队长(由刘烨扮演),在誓死抵抗以后被俘,临行前他昂首挺胸彰显中国军人的气质,死的壮烈,死的豪壮。第二个人物就是日本侵略军角川正雄,他虽从日本侵略军进入南京后,目睹了日本侵略军的残无人寰的屠杀,导演在表现这样一个人物的时候,加入了导演自己的一些想法,来表现在那些侵略军中,也有良心发现的人,例如角川正雄导演就在影片的最后赋予了他这种良心发现的过程,但是在我看来这种良心发现,与中国人民蒙受的奇耻大辱来说,如此刻画有些牵强。在特定的时期它们变为杀人魔王是很正常的,毕竟他们不这样去做,他们自己的性命也难保证。至于以后的良心发现那是后话。
角川正雄第一次来到中国,在日本兵营里由于他的上佳表现,被提升为上士军官,也就是在这时,他第一次见到了日本随军安慰妇百合子,这是部队奖赏给他的特殊待遇,面对秀丽的百合子,他对她产生了好感,心里暗暗地把这位漂亮的姑娘视为自己的妻子。当他第二次见到她的时候,发现秀丽的百合子已经憔悴的不像样了,他满怀的那种爱意也随着百合子的那种憔悴变得失望至极。第三次角川正雄再次到哪里象见一下百合子,得知已经死了。我想这个情节是导演有益的安排,战争和爱情有相似之处,最初的动机与最后的结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美好。战争义愤填膺,到头来知道战争不过是国家政治的工具。爱情的激情四射,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人情感发泄的方式之一。战争和爱情都是一个让人品味十足的事情。
第三个人物就是唐天祥(由范伟扮演)他是南京“国际保护区”负责人拉贝的秘书,日本侵略军进入南京以后,拉贝以教诲的名义设立了“国际保护区”,据说正是因为拉贝的努力工作和激励挽救,拯救了将近二十万人的生命。唐天祥幼稚的人为他的家人都在“国际保护区”里面,相对比较安全。岂不知日本侵略军根本不听那一套,冲进保护区里面同样是滥杀无辜。
拉贝拯救中国百姓的善举并没得到日本人和他所在国家的认可,拉贝所在的德国政府让他尽快回国,唐天祥知道一旦失去了拉贝的保护,自己的未来凶多吉少。出于对家人的关爱,处于全家人生存的考虑,他不得不想办法讨好日本人,在那里得到了一个日本人颁发的良民证,天真的唐天祥误以为有了这个东西就可以躲过这场灾难。
就在唐天祥拿着良民证回家的时候发现日本侵略军又来到了他们居住的地方,在那里抓中国妇女去“慰问”日本兵,在厮打的混乱过程中,唐天祥向那些日本兵亮出了他的良民证,不仅没有让那些日本兵收敛,竟然守着他把唐天祥的女儿从窗子里扔了出去,活活摔死。在那样的恶劣情况下没有幻想可言。
在拉贝的努力下,他可以带着一个随从一起,按理应该是唐天祥跟着走,但是唐天祥到了最后还是把出走的名额让给了自己已经有身孕的妻子,他自己留了下来,所有人知道留下来意味着什么,但是在爱情面前,男人在这时表现出来了他们的那种胸怀和气魄,目送走了拉贝和妻子以后,昂首挺胸走向刑场,用自己最博大的胸怀去蔑视死亡。这场戏拍得出味道,让我想起了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上面的场景,这是我想起了一位哲人说过的话:“勇敢对于保持美德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气质,即使当它同恶行连在一起时,也总是受到人们的尊敬。”不是吗?
看了这部片子可以说是怒火中绕,感到如同自己也蒙受了这种奇耻大辱,自己的感受达到了导演和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假如有人问我,这部片子有没有你认为可以改进的地方,我会直言告诉大家,我认为这部片子最大的败笔,在于过多地去描绘日本侵略军调戏残害中国妇女的场景,不堪入目,适得其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