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不可遏
(2009-06-19 04:35:13)分类: 杂谈闲侃 |
晚上接到同事发来的信息,写道:“领导,跟着你干已经十年有余了,今天第一次看到你如此大发雷霆,办事处的事情就像俗谚所说的那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也并非一日之功,更何况你的血压高的病,不宜恼怒,身体是第一位的。”
更多的人知道自己与同事们相处,一贯以来都是用十分温和的态度与之交往,在我的心里他们都是自己的手下,更是支持自己的兄弟姐妹,没必要像一些领导一样,板着脸,一脸严肃,让职工看了以后心生惧怕,从心里产生一种距离。我并不看好这样的做法。
再一个工作能力与你的工作态度有直接的关系,你装出一幅严肃的样子,让你自己的员工害怕你,那才是一件最蠢的事情,在现代社会人与人是一种平等的状况,至于领导和被领导也是一个客观存在,未必领导的水准就比其他员工高,当然,作为领导寄希望的是你的领导才能与之相适应,那是你个人水平的问题。到这个单位十几年里自己一直本着自己的理解去工作着,管理着,也没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但是,很多事情自己的想法在现实中未必像自己当初想象的那样,在一些人的感觉中,这位领导就是一个不温不火的人,这种状态可能来源于他的智商低下或者是他的无能,所以给了一些人表现的机会,对你的管理熟视无睹,把整体观念抛掷脑外,自己完全让自己的个性化情绪主导,竟然把制度和规范化的程序遗忘,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个人主义泛滥。
自己曾经写过自己对管理的看法,面对都已经成人的同事,感觉他们都受过较好的教育,都应当具有较高的素质,很多为人做事的方法不需要再像小学生那样细心地讲解,在现实社会中约定俗成的那些做人做事的方法,根本不需要去重复。发挥个人的能动性,尊重个人的感觉,再加上没有多少科技含量的业务流程,完成这些任务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问题是这只是自己的感觉,确实人与人不一样,这其中也包括一些曾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与他们相处的时间越长,你就越清楚地看到他们内心里真实想得到哪些东西,用最简单的形容就是自私,完全以个人的价值观念来对待所从事的事务,他们认为那就是尊重个性,所以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干一点,自己认为不情愿的事情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躲避。
更有甚者,一些人闲得无聊,把舌头伸的老长,东家长,李家短,没有不知道的事情,同事之间的事情更是饶有兴致,最后的结果是自寻苦恼,忘了那句警言:人前莫说人长短,始信人中更有人。他开心的诋毁别人的话,在那些喜欢挑弄是非人的心中,同样成为他联络同事搞好关系的“由头”,这样下来会怎样不说就知道了。
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到了逼着哑巴说话的份上了,假如你再不挺身而出,让那些误以为你没有驾驭全局能力的人,知道不是自己看不到这些,而是一种克制状态,当所有的表现已经直接影响到一个整体的声誉的时候,这种震怒自然就会爆发出来。很多人没有想到,人的情绪中自然带着给别人感觉是冲动的情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发雷霆,或者形容成震怒。
作为一个领导,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不伸张一种集体的正义,那么你就真正意义上的无能了,虽然这不是一件最好的利器,但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声音,告诉一些人离经叛道绝对不允许,必须个人服从组织,在整体利益面前不允许有异议,服从就是天职。适应不了那只能离开。
我真不明白在一些人那里,你不用这种自己也认为不宜使用的方法处理一些事情,他们就觉得不够味道,早晚你将这些最严肃的事情用这种方法大白于天下,他们才会有一种感觉,才会知道你已经是怒不可遏,才会有所收敛。
都知道现在社会就业难的基本情况,一职难求成为了一种现实,“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是对每一个人生活在现代体制中最好的提示,但是真有一些人置若罔闻,其实他们知道这种做法的最后结果,我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果,但也决不放弃这种最残忍的做法,因为你不动真格的他们就抱有侥幸心理,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我相信这句话,但是,我也知道所有极端措施都是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