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病记

(2009-06-25 06:03:46)
分类: 感悟生活
  医院是我最不愿意去的地方,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随着自己身体“零部件”磨损的程度,又不得不经常光顾那里,特别是年初那次“意外”,住进医院以后,自己成为了“大病门诊”的特殊人群,不得不每个月要到医院里去看病开药。
  都说中国人“亚健康”自己真的不信,但是你到医院里去一看,你就会对这种说法表示同意,人山人海的看病者把医院堵了一个严严实实,自己置身在其中想到的是蜂拥而至的患者拿着钱往医院里送,医院已经成为了最赚钱的地方,而自己也成了甘愿奉献的人,算下来一年无论怎样也要送给医院半个万。
  那次住院时间也不过十天左右,可是自己总共花去医疗费用达到七千五百元之多,假如自己没有参加医疗保险,承受如此之大的负担可想而知。现在的人,无论他有钱还是没钱,都得不起病,一旦患上大病就意味着将是一贫如洗,或者是债台高筑。人还特别有意思,没病的时候总会说假如自己得了重病,自己就想办法不活了,省得给家人添累。但真的到了有病的时候,求生的愿望把曾经理智的想法忘记,人都是这样。
  每次看病都是朋友和同事帮助自己联系好大夫直接挂号看病,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应,即使也感到人满为患,但不影响看病的时间,在最短的时间里看完病离开。但是,这样时间长了自己心里有了负担,总是找人看病觉得并不是一件好事情,现在你有点权力,有点人际关系,可以利用,或者人家主动帮你以显示对领导的关心,但是自己总有退下来的那一天,总会像一般老人一样到医院里看病,也正是想到了这些,自己想这次看病和谁也不说,找一下退休以后的感觉。
  假如你不亲身体验一下,你永远也不能理解老百姓看病难的滋味,自己拿着病历楼上楼下的跑了几趟,发现自己不会看病,更不知道如何挂大病门诊的号,医院里的医生让如此之多的患者,弄得也是晕头转向,再有耐心的人也会感到心烦意乱,你问他的问题,感觉他不假思索的就回答了,但是你按照他的解释去办理时你会发现他说的不是完全准确,楼上楼下跑了几趟才知道在哪里挂号,到哪里看病。
  挂上号,拿着病历找到看病的地方,把病历交给叫号的护士,倒好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帮你排上,当你看到整个候诊大厅,坐满了人以后,你就会有一种“绝望”的感觉,但是不拿药绝对不行,现在身体状况完全靠药物维持,既然来了只能耐着性子等候,在那里足足等了有一个小时,才听到叫自己的名字,激动地拿到病历以后,按照护士的要求到指定的房间就诊,到了房间里一看感觉又是绝望,每个专家的手中都有一摞病人的病历,自己也只好再排上队,在那里等候看病。
  专家是两个年龄不小的女同志,面无任何表情,在她们身边围满了看病的人和患者家属,专家们机械地询问着患者的情况,而患者回答的也是让专家无奈,自己知道这些从远方慕名而来的患者,自己不会有专业人士掌握的术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自己不好受的感受,专家好像根本不注意他们的陈述,按照她自己的感觉为患者开具治疗项目单,或者直接给开药。
  自己几乎在那里站了有一个小时才轮到我,大夫问我有什么情况,自己情绪极为激动地说:“我不过是想开点药,却在这里足足等了这样长的时间。”大夫十分理解患者的心情,她说:“你别着急,我也不敢惹你,你是高血压患者,切忌注意把握自己的情绪。”听到这里也真的没了脾气,她用最短的时间帮我开好了自己一直吃得药,我道谢以后起身走了。
  拿着药方到划价处排队划价,之后到交款处排队交款,再排队取药,如此之多地排队觉得脑子里的血已经冲到了头顶,精神快崩溃了。手里拿着几盒药,走出医院的时候,最深刻地感受就是健康是第一位的,也只有拥有了健康,才能避免到医院看病的闹心,自己焦急的程度感觉并不是在看病,而是在自寻烦恼。倒是离开医院以后,走在大马路上,让清凉的海风吹着感觉有了一丝好心情。
  回到单位打开电脑,在网上看到一位患者贴出的帖子,说医院犹如农贸市场,讲了他如同赶大集似的看病的经历和感受,像怨妇般的在那里发泄自己的不满,看来不只是我有这种感觉,绝大多数人都有同感,只不过是他们不说罢了,哎,老百姓生活真不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同感
后一篇:行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