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白眼
(2009-07-06 07:12:07)分类: 感悟生活 |
最没意思的聚会就是官场的聚会,大家坐在那里中心点就是一个,谁是主人,不,应当说,谁的官大,谁就是中心点,所有的话题和氛围都围绕着他来,每一个人都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用最大的耐心来营造“和谐”的气氛,当然,这对他们而言就是讲政治,他们没有感觉到这就是皇权奴役下的存留,哎,这种风气已经进入骨子了,也没有人愿意去想这些,也就是我这个喜欢遐想的人联想到这些。
其实陪当官的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有些领导非常的平和,也喜欢称兄道弟的在工余时间里释放自己,我觉得在我身边就不乏这样的领导。当然也有摆官架子的领导,和他们在一起就不好说了,官越大越不好陪,你知道与他们在一起每一句话都是落地有声,他们感觉好你可以得以重用,你哪句话让他不愿意听,他也不会当即表示出来,但是你在他心中一旦没了“好感”也成了麻烦事情,要不然古人就说过:“伴君如伴虎。”
当然与文人在一起,这种戒律就可以放下,对于这些性情中人,你只管敞开你的心扉,随意地谈论一些能引起共鸣的事情,从国家的大局,到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没有不是话题的话题,为一件小事情可以发挥到极致,用作家的想象力去构思百姓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那里自己只有笑得份了,感觉同样是一件小事情,通过他们的描述,就有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完全成为了戏剧的内容,这也许就是文人可爱的地方。
这次和文人聚会,一位很有知名度的作家借着酒劲讲了自己年轻时听到的故事,听完了以后大家除去哈哈大笑以外,更有甚者将这个话题引申到在座的一些人身上,到后来确定这个话题为“翻白眼”,整个聚会的下半场都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想象力,成为了大家的笑谈。其中几位扬言要回去写在作品里,说:“这是一个极好的素材。”
翻白眼在我的感觉中有几种情况会引起这种现象的出现,第一个就是天生有眼疾,例如我们讲的“斜眼”,白眼珠大,黑眼珠小。这让我想起法国喜剧片《虎口脱险》里的场景,导演特意安排了一个德国军人,就是斜眼,他在对空扫射中,因为眼斜误把德国空军的飞机当成英国空军的飞机,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飞机打了下来,起到了很好的喜剧效果。当然也有后天意外事件引起的双目失明,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白眼,他们会引起我们的同情。
在我的记忆中还有的一种翻白眼情况自己经历过,那就是“羊颠疯”患者犯病时的表情就是翻白眼。记得自己在中学时,到乡下学农劳动,我们都住在老农家中,他们家里都是睡土炕,四个同学一起住,当时靠在我身边的那个同学好像姓张,在学农劳动的第三天晚上,半夜我起身上厕所,发现了正在抽搐的张同学,当时真的把我吓的不轻,还好想起了老人交给的一种办法,用手指按压鼻子下放的穴位,在另两位同学的帮助下,把他从抽搐中按醒了过来,又急忙找到老师,在老师的陪同下到医院去看病,之后他被送回了家。
从那以后我们成为了朋友,他的父亲还专程来学校找到我表示感谢,其实自己那时没有想到那么多,救人的想法来自内心的深处。后来这位同学犯病的概率越来越大,只好中途辍学了,现在时隔四十多年了,当同学在一次聚会时,听说他已经先于我们走了,深感黄泉路上无老少的说法千真万确。
至于因激动而翻白眼的说法,这是我在与文人聚会时才听说过的,至于这种说法自己没有佐证,所以他们讲述的一切都接受下来,讲述者告诉我们,在三十年以前,那是一个完全计划经济的年代,大家都不会因自己没有工作而犯愁,那时他们真的感觉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公。他们的生活平淡,但是在平淡中也有埋藏在深层次的内容,这些事情当时讲述者还是一个小青年,对老职工讲述的东西还不完全理解,也只全当笑话来听,但是这些事情的记忆到现在也忘不了。
在厂里有一个三十来岁的木工,听厂里人讲他的生殖器官硕大无比,而且精力旺盛,同时也在这个厂里面,有一个美貌的中年妇女,因丈夫长期在外,内心的那种生理饥渴长期得不到满足,当她听说这位师傅有“超强”能力以后,便想尽办法诱引他,时不时制造一些理由让这位木匠到自己家中,三来两去成为了熟人。一日那位女工找到木匠请求他星期天到她家帮助修理大门,木匠爽快地答应了。周日他带着木匠工具,到了那位女同事家,修门那点活不在话下,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那位女工用一顿丰盛的午餐来答谢,不要以为丰盛午餐有多少好吃的东西,那个年代有一盘猪头肉和花生米就算是丰盛了。
午饭即将吃完的时候,女主人在她家里的吊铺上喊他,他沿着梯子爬了上去,看到女主人一丝不挂的躺在那里,剩下的事情就不用多去赘述,男欢女爱的事情,自己没有功力去描写,留给大家一个想象的空间。
上班以后,那位沾了便宜的木匠,跟自己的工友说了,他说:“当时真的把我吓坏了,她的眼珠全是白的了,我以为她死了,很长时间才恢复常态,岂不知那是她激动所致。”这个事情在工厂里很快就传开了,那位女同事举着电焊枪,追着那位木工,扬言非要把他的那个阳物给切割下来,一时成为了厂里面的笑料。
其实陪当官的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有些领导非常的平和,也喜欢称兄道弟的在工余时间里释放自己,我觉得在我身边就不乏这样的领导。当然也有摆官架子的领导,和他们在一起就不好说了,官越大越不好陪,你知道与他们在一起每一句话都是落地有声,他们感觉好你可以得以重用,你哪句话让他不愿意听,他也不会当即表示出来,但是你在他心中一旦没了“好感”也成了麻烦事情,要不然古人就说过:“伴君如伴虎。”
当然与文人在一起,这种戒律就可以放下,对于这些性情中人,你只管敞开你的心扉,随意地谈论一些能引起共鸣的事情,从国家的大局,到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没有不是话题的话题,为一件小事情可以发挥到极致,用作家的想象力去构思百姓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在那里自己只有笑得份了,感觉同样是一件小事情,通过他们的描述,就有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完全成为了戏剧的内容,这也许就是文人可爱的地方。
这次和文人聚会,一位很有知名度的作家借着酒劲讲了自己年轻时听到的故事,听完了以后大家除去哈哈大笑以外,更有甚者将这个话题引申到在座的一些人身上,到后来确定这个话题为“翻白眼”,整个聚会的下半场都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想象力,成为了大家的笑谈。其中几位扬言要回去写在作品里,说:“这是一个极好的素材。”
翻白眼在我的感觉中有几种情况会引起这种现象的出现,第一个就是天生有眼疾,例如我们讲的“斜眼”,白眼珠大,黑眼珠小。这让我想起法国喜剧片《虎口脱险》里的场景,导演特意安排了一个德国军人,就是斜眼,他在对空扫射中,因为眼斜误把德国空军的飞机当成英国空军的飞机,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飞机打了下来,起到了很好的喜剧效果。当然也有后天意外事件引起的双目失明,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白眼,他们会引起我们的同情。
在我的记忆中还有的一种翻白眼情况自己经历过,那就是“羊颠疯”患者犯病时的表情就是翻白眼。记得自己在中学时,到乡下学农劳动,我们都住在老农家中,他们家里都是睡土炕,四个同学一起住,当时靠在我身边的那个同学好像姓张,在学农劳动的第三天晚上,半夜我起身上厕所,发现了正在抽搐的张同学,当时真的把我吓的不轻,还好想起了老人交给的一种办法,用手指按压鼻子下放的穴位,在另两位同学的帮助下,把他从抽搐中按醒了过来,又急忙找到老师,在老师的陪同下到医院去看病,之后他被送回了家。
从那以后我们成为了朋友,他的父亲还专程来学校找到我表示感谢,其实自己那时没有想到那么多,救人的想法来自内心的深处。后来这位同学犯病的概率越来越大,只好中途辍学了,现在时隔四十多年了,当同学在一次聚会时,听说他已经先于我们走了,深感黄泉路上无老少的说法千真万确。
至于因激动而翻白眼的说法,这是我在与文人聚会时才听说过的,至于这种说法自己没有佐证,所以他们讲述的一切都接受下来,讲述者告诉我们,在三十年以前,那是一个完全计划经济的年代,大家都不会因自己没有工作而犯愁,那时他们真的感觉自己就是国家的主人公。他们的生活平淡,但是在平淡中也有埋藏在深层次的内容,这些事情当时讲述者还是一个小青年,对老职工讲述的东西还不完全理解,也只全当笑话来听,但是这些事情的记忆到现在也忘不了。
在厂里有一个三十来岁的木工,听厂里人讲他的生殖器官硕大无比,而且精力旺盛,同时也在这个厂里面,有一个美貌的中年妇女,因丈夫长期在外,内心的那种生理饥渴长期得不到满足,当她听说这位师傅有“超强”能力以后,便想尽办法诱引他,时不时制造一些理由让这位木匠到自己家中,三来两去成为了熟人。一日那位女工找到木匠请求他星期天到她家帮助修理大门,木匠爽快地答应了。周日他带着木匠工具,到了那位女同事家,修门那点活不在话下,三下五除二就完成了。那位女工用一顿丰盛的午餐来答谢,不要以为丰盛午餐有多少好吃的东西,那个年代有一盘猪头肉和花生米就算是丰盛了。
午饭即将吃完的时候,女主人在她家里的吊铺上喊他,他沿着梯子爬了上去,看到女主人一丝不挂的躺在那里,剩下的事情就不用多去赘述,男欢女爱的事情,自己没有功力去描写,留给大家一个想象的空间。
上班以后,那位沾了便宜的木匠,跟自己的工友说了,他说:“当时真的把我吓坏了,她的眼珠全是白的了,我以为她死了,很长时间才恢复常态,岂不知那是她激动所致。”这个事情在工厂里很快就传开了,那位女同事举着电焊枪,追着那位木工,扬言非要把他的那个阳物给切割下来,一时成为了厂里面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