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家“干活”

(2009-05-02 07:16:26)
分类: 节日遐思
  “小假期”也算是一个新名词,专指两天以上五天以内的工休假期,自去年五一长假取消以后,变换了形式,将五一假期分解到中秋节和清明节中,放假的总天数没变,感觉是化整为零了。
  对于职工来讲,不上班拿工资就是一件好事情,管它几天,在家呆一天也算是得到了政府的关怀了,更何况这个假期又是三天,在自己的感觉中应该是大假期了,三天时间除去出不了远门,闲在家中倒可以干不少事情。
  早晨根据家里面掌柜的指示,回家看老人送东西回家,不敢怠慢,用最快的速度赶往,用最快的速度回来,看到马路上哪儿都是游玩的人群,决计不敢跟从,躲在家里面觉得最适合,且不说预防公共事件,哪儿哪儿都是拥堵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在回来的公交车上听到的是大人喊,小孩子叫,一个感觉晕。
  回到家里本想写点什么东西,楼上的邻居大兴土木,电锤的巨大声音感觉就是在你脑袋顶上钻探,震耳欲聋,再一次见证了这座楼房的质量不行。听从家属的建议,把自己堆放在电视机前的那一大堆影像资料带整理一下,给电视机留点通风的空间,采纳建议,将这些影像资料带,一并取出来,分门别类地堆放,将一些已经看完的影像挑出来,放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买光盘和自己买书一样,凭着一时的心血来潮,通吃。到后来成为了“灾难”,居住的房间无法扩充,只能见缝插针地堆放。但是假如有人提出不让我继续再买了行吗?我会当即给予肯定性回答,绝不可能。
  自己也知道买这些资料带,与买那些书时是一样,可能自己一生中都会与它无缘翻阅,但是拥有它的感觉就是充实,当然有人说这是资源浪费,也许他们说的对,自己知道现在这些书籍和影像资料带暂时属于自己所有,最终它将归与谁依然是一个未知数,孩子喜欢吗?家属喜欢吗?这些都成为了一个问号,我觉得这些对于一个住家过日子的人来说,可有可无。当然这还必须在一个对文学和电影有兴趣的大前提下。
  将来自己走到自己生命的终点,这些物品也都成为了身外之物,他的价值只存留在自己的感觉之中,这种感觉不仅仅是我自己,那些搞收藏的人我想他们的认识与我也相差不到哪里,所有的收藏都不是为自己,为谁我们说不清楚,这就是必然的现实。
  知道这也是经济有所好转以后产生的嗜好,过去自己经济条件有限,别说是买书和买光盘,自己能吃饱了就不错了,所以说“附庸风雅”是富足后的一种需要,富贵思淫也是同样。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明显的不行了,竟然发现同样的影像资料带会买重了,有的竟然买了三次,这不是老年痴呆的前兆吗?
  还好,这项工作由于“专业”性太强,没有人来帮助归类和挑选是否已经看过的事情,也只有自凭着印象在不停的挑选着,不然的话让一些人知道了,那肯定是一场规模不小的战争,现在我们都需要和平环境,既使是家庭战争也是在尽量避免的范畴之内。
  其实,整理到最后,自己也快精神崩溃了,成山的影像资料,大多都没有看过,假如从现在起以每天看一部的速度,至少要不停地看十年以上,下半辈子全都停留在看资料上了,更何况这是精神食粮的一部分,还有那近万册图书排队候着你的“检阅”,不敢去想,自己装作很愉快的样子,重新进行了整合排列。
  工程完毕以后,让掌柜的实地验收,从她的表情来看不甚满意,但是没办法家中仅有的那点空间已经是“满负荷”了,用她的话来说:“你无非是把堆放在桌子上的光盘,堆放到地上了,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我回答:“想实质性改变就需要换房子,我们做不到。”人家跟得快:“把这些精神垃圾处理掉,就达到了这种改变。”靠,算你狠,心里这样在想,没敢说出声来,扭头回到自己的房间看书,自己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被涮
后一篇:回味团工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