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感悟生活 |
高中生活感觉时间非常之短就过去了,在课堂里的时间远不如我们学工和学农的时间长,留给了我们很多在一起的回忆,至于考试和上课已不再是最主要的问题,那时候强调的是又红又专,所谓红,就是思想正派,讲政治,跟党走。所谓的专,就是学习好。你可以不专,但是你一定要红,这就是那个年代的追求,也正应了我这个喜欢玩,不喜欢读书人的心思,玩的是一个昏天黑地。不过到头来,自己又需要用百倍的功力去补充那些该学没学的知识。生活就是这样子,无论哪一个时期和年代,对于知识的要求是一成不变的,没有知识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高中时期的学工和学军时间在半年以上,特别是在高二准备毕业的时候,我们还在部队农场里面接受“训练”,在感觉着那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诗句的真实感受,种水稻成为我们毕业前的最深刻的印记,同学们业余时间的玩耍也成为了三十年以后的笑料。记得那个农场没有任何的体育设施,所有的“文化娱乐”活动都在那一大个稻草堆上度过。中午烈日炎炎,只能躲在房子里睡大觉,到了傍晚大家吃完晚饭以后,汇聚在大草堆上,翻跟头,玩跳马,好不热闹,带着满脸的泥水和尘土,几乎是蓬头垢面的睡下,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好,这样的日子竟然过了将近两个月。
学工劳动是在一家棉纺织厂里面,与学军来比,学工劳动要好得多,第一个每天可以回家,第二个劳动强度并不大,有足够的时间与同学们玩耍,更重要的是可以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计划经济年代,国棉厂算是一个大企业,伙食饭菜质量抓得很严,不仅要有数量和花色,而且还要有色香味,你在那里才能看到平时里的大鱼大肉之类的食品。那时的人几乎绝大多数人都是饥肠辘辘,更别说是带油腥的食品,能吃饱饭就是最大的满足了,每月定期供应的粮食,也只能让你刚刚填饱肚子。自己见到那样多的饭菜,从心里面爬出馋虫来。说实话当时自己在想,假如能分配到这样的工厂里就好了。
谁说那时候我们学工或学军带着多大的理想和目的,那才是胡说八道,大家都是一个想法,放松自己,不用老师的管束了,成为了自由的小精灵。当然学工劳动也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每天可以得到两角钱的补贴,一个月算下来,这是一个不小的款项,抽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自己跟着同学们装成一幅很成熟的样子,嘴里叼着烟,在工厂里东转西转,现在自己知道,那时自己的样子,就像一个未成型的小猴子,给别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可笑。用现在的语言描述就是不良青年。
这次同学聚会里面的其中之一B同学,就留在了那个工厂,因为这是一次悲惨的事件,年幼无知的他在操动机器时,不慎被机器把手给卷入,痛失右手,工厂为了确保他的未来生计,将他留在了那个厂里,在伤愈以后,准备正式到那个工厂上班的时候,全班同学召开了一个特殊的欢送会,发展他加入共青团,场面非常的感人。从那以后我们始终保持着联系,目前的他因被评为四级工伤,提前退休在家里面。而那个棉纺织厂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淹没,最终因回天无力,倒闭。到底是因祸得福,还是福兮祸兮说不清楚了。
看到在座的九位男同学,他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都可以写一部书出来,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除去我已经写到的那位B同学之外,还有一位画家、一位企业家,还有现任公务员,以及企业的人员,在这些年里自己断断续续听到他们的一些消息,感觉大家依然在拼搏着,在我的眼里他们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但是我知道他们的孩子已经都长大成人了,更有甚者,有的已经当了公公和婆婆。老成为不争的现实。
还好,大家的心气好像感觉没有这样大的年纪,他们的谈笑风生,他们敏捷的思维,以及睿智的答辩,都足以说明他们没有把年龄当成一种不可逾越的负担。感觉从他们的骨子里面游离出了三十年前的朝气,率真的他们显得是那样的可爱。
其实我知道,是现实告诉我们,我们已经不年轻了,我们在工作的大舞台上的表演,从年龄上来看已经接近了尾声,最轰轰烈烈的那个时期已经过去,最简单和现实的生活,已经拉开帷幕,在这个时候大家的聚会,更多的是感受岁月无情人有情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