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感悟生活 |
现在城市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高楼林立,大家已经习惯这种鳞次栉比的感觉,一个城市假如没有几座或几十座有代表性的高大建筑,在我们的心中就会想到,这个城市不够现代,现代化成为了高楼的特性。
其实我们这种想法正是与我们祖先的想法相悖,我们这种做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爆炸般增长的人数,有限的土地资源,逼得我们不得不向高空发展,盖高楼是一件没有办法的办法,在人口不多的其他国家,哪有我们这样多的楼宇,别墅和花园真正体现了现代人的富足生活,我们已经从那里退出,像鸽子一样钻进属于自己的鸽子笼,那些让人感觉生冷的楼宇中。
住高楼不可怕,可怕的是高楼的建筑水平,特别是早前那些预制结构的楼房,总觉得没有什么安全的保障,自己也不幸的住在了这样的住宅里,一个八十年代初期的楼房,外表给人一种华丽富贵的印象,但是你一旦住了进去,你就会发现这座建筑充满了不安全的因素,这种感觉来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建筑质量的问题,一个是左邻右舍的问题,虽然这些年我们居住的小院时常被评为“和谐院落”,但是自己知道在这其中最深之处,充斥着不和谐的因素。
第一个是建筑技术方面,记得搬进这个住宅以后,放在客厅沙发后面的一个食用油油桶,不知为何漏了,楼下邻居来找,说你们客厅是否有什么东西漏了,我们仔细看了一下落在我们客厅里的东西,分析了一下感觉像是花生油,自己当时还不相信,跟着邻居到了他们家,发现真的他们家客厅的上方,有明显的渗漏的痕迹,而且已经渗出了不小一片。回到自己的家中,搬开沙发看到那桶净剩桶底的油桶了。知道这是油泄漏造成的意外。急忙去向楼下邻居道歉,帮他们买回涂料,重新粉刷房顶。
建筑方面第二个感觉不好的是,经过这十几年的居住,明显地看到楼板的缝隙已经越来越明显,感觉已经快成为“一线天”了,真正达到“通透”效果,指不定哪天有一个小的地动山摇,我们就会成为一家人了。知道这是预制板之间的缝隙在热胀冷缩的作用力下,露出了最初的形态,即使你用灰浆弥补也无济于事。
建筑方面第三个感觉不好的是隔音效果太差,这同样源于空心板质量太差,厚度达不到隔音的效果,很明显也是偷工减料造成的,假如这是浇筑结构的房子,这种现象会好得多。住在里面假如你不去注意,那么你们家里的秘密,会像是进行实况转播一样的让楼上楼下全都知道,无需你大声说话,声音如同隔着一层壁子。楼上楼下踱步的声音,争吵的声音,凡是细小的声音都清清楚楚。
至于除建筑原因以外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是一种人文环境方面的问题,楼上这一家人,男主人是自己的同学,来的时候正沉浸在幸福的恋爱中,他的女友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人与他可以形容为男才女貌,简直般配的就是天造一对,地配一双,谁不说他们是最幸福的一对,就是这样一对恩爱鸳鸯,时隔不到十年的时间,劳燕分飞,原因不得而知。但是从他们的激烈战争开始,我们就备受这种情感破裂时表现出了的疯狂而折磨,最后经过了近似于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一样的战火以后,楼上彻底平静了。法律上的了断,成为了战争的最后结束。房子判给了妻子与女儿,老丈人成为了这里的新住户,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
楼下这家同样秉承了楼上的性格,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争吵,没有楼上那样的快频率,他们的争吵更多的是在节假日期间,不知为何总是在最喜庆的日子里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从家里面听他们的争吵很无聊,全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是与自己家里的亲戚之间的隔阂。现在的情况已经和楼上的那两口子相差不了多少,分居已经成为了现实。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邻居的男同胞,居住的房间与我的书房楼上楼下,自己由于睡眠比较少,经常很早起来看书写点东西,脚步声音肯定会影响到他,居然有一天他见到我问道:“你现在也分居了吗?很痛苦吧?也睡不着觉吧?”这真让我不知如何回答他,只能向他表示歉意,告诉他:“目前家庭情况还能应付,与你不一样,自己能力比较低,一旦分开恐怕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了”他听了以后很高兴的笑了,我知道在他的笑容后面所想的事情,他一定认为终于有了一个“知心朋友”。
从居住的环境,到居住房屋的工程质量,这些看似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我个人不这样认为,这是一个大环境造成的问题,建筑的质量与人对事情的那种态度和责任感,决定了这项事业的成败,决定了人内心世界里的道德尺度的把握,决定了人生命运的必然。
其实我们这种想法正是与我们祖先的想法相悖,我们这种做法是不得已而为之,爆炸般增长的人数,有限的土地资源,逼得我们不得不向高空发展,盖高楼是一件没有办法的办法,在人口不多的其他国家,哪有我们这样多的楼宇,别墅和花园真正体现了现代人的富足生活,我们已经从那里退出,像鸽子一样钻进属于自己的鸽子笼,那些让人感觉生冷的楼宇中。
住高楼不可怕,可怕的是高楼的建筑水平,特别是早前那些预制结构的楼房,总觉得没有什么安全的保障,自己也不幸的住在了这样的住宅里,一个八十年代初期的楼房,外表给人一种华丽富贵的印象,但是你一旦住了进去,你就会发现这座建筑充满了不安全的因素,这种感觉来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建筑质量的问题,一个是左邻右舍的问题,虽然这些年我们居住的小院时常被评为“和谐院落”,但是自己知道在这其中最深之处,充斥着不和谐的因素。
第一个是建筑技术方面,记得搬进这个住宅以后,放在客厅沙发后面的一个食用油油桶,不知为何漏了,楼下邻居来找,说你们客厅是否有什么东西漏了,我们仔细看了一下落在我们客厅里的东西,分析了一下感觉像是花生油,自己当时还不相信,跟着邻居到了他们家,发现真的他们家客厅的上方,有明显的渗漏的痕迹,而且已经渗出了不小一片。回到自己的家中,搬开沙发看到那桶净剩桶底的油桶了。知道这是油泄漏造成的意外。急忙去向楼下邻居道歉,帮他们买回涂料,重新粉刷房顶。
建筑方面第二个感觉不好的是,经过这十几年的居住,明显地看到楼板的缝隙已经越来越明显,感觉已经快成为“一线天”了,真正达到“通透”效果,指不定哪天有一个小的地动山摇,我们就会成为一家人了。知道这是预制板之间的缝隙在热胀冷缩的作用力下,露出了最初的形态,即使你用灰浆弥补也无济于事。
建筑方面第三个感觉不好的是隔音效果太差,这同样源于空心板质量太差,厚度达不到隔音的效果,很明显也是偷工减料造成的,假如这是浇筑结构的房子,这种现象会好得多。住在里面假如你不去注意,那么你们家里的秘密,会像是进行实况转播一样的让楼上楼下全都知道,无需你大声说话,声音如同隔着一层壁子。楼上楼下踱步的声音,争吵的声音,凡是细小的声音都清清楚楚。
至于除建筑原因以外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是一种人文环境方面的问题,楼上这一家人,男主人是自己的同学,来的时候正沉浸在幸福的恋爱中,他的女友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人与他可以形容为男才女貌,简直般配的就是天造一对,地配一双,谁不说他们是最幸福的一对,就是这样一对恩爱鸳鸯,时隔不到十年的时间,劳燕分飞,原因不得而知。但是从他们的激烈战争开始,我们就备受这种情感破裂时表现出了的疯狂而折磨,最后经过了近似于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一样的战火以后,楼上彻底平静了。法律上的了断,成为了战争的最后结束。房子判给了妻子与女儿,老丈人成为了这里的新住户,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
楼下这家同样秉承了楼上的性格,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争吵,没有楼上那样的快频率,他们的争吵更多的是在节假日期间,不知为何总是在最喜庆的日子里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从家里面听他们的争吵很无聊,全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是与自己家里的亲戚之间的隔阂。现在的情况已经和楼上的那两口子相差不了多少,分居已经成为了现实。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邻居的男同胞,居住的房间与我的书房楼上楼下,自己由于睡眠比较少,经常很早起来看书写点东西,脚步声音肯定会影响到他,居然有一天他见到我问道:“你现在也分居了吗?很痛苦吧?也睡不着觉吧?”这真让我不知如何回答他,只能向他表示歉意,告诉他:“目前家庭情况还能应付,与你不一样,自己能力比较低,一旦分开恐怕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对象了”他听了以后很高兴的笑了,我知道在他的笑容后面所想的事情,他一定认为终于有了一个“知心朋友”。
从居住的环境,到居住房屋的工程质量,这些看似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我个人不这样认为,这是一个大环境造成的问题,建筑的质量与人对事情的那种态度和责任感,决定了这项事业的成败,决定了人内心世界里的道德尺度的把握,决定了人生命运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