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感悟生活 |
全是亲情之感悟生命
——省城行之四
生命中有很多东西我们无法去解释,对于一个在医学鉴定上脑死亡的病人,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家里人全部围在他的病床前的那个时刻,心脏监护仪上的心脏跳动的波纹,一点点地在降低幅度,最终成为一条直线,进入了永远睡眠的状态,我想这可能就是“超感应”的显现。
在病房走廊里传出来的嚎啕的哭声,让我们知道一个生命的终结,健在的人也只能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表示内心的哀怨,在亲友声嘶力竭的哭喊中,我们知道这种排遣使万分悲痛的他们有了救,这是一种释放,将内心最痛苦的情绪用这种方式倾泻出来,没有别的方法,任其趴在自己的肩头哭泣。
失去的亲人在朋友和亲人的帮助下,最后一次“净身”,换上了展示他风范的衣服,感觉他是那样的安详,犹如沉睡在梦中。这最后的工作结束以后,一直闭不上目的故人,竟神奇的闭上了眼睛,进入了长眠状态。
生命就是这样的短暂,也同样是这样简单,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是那样自负的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不可一世,感觉自己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英灵,岂不知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妄尊自大,生命的脆弱就像一根干枯的小草,经不住一点点“外来打击”从自然的角度看人类就像我们看蚂蚁那样的渺小,不堪一击。
济南西郊王炉栗山殡仪馆坐落在济南西郊,置身其中你感觉到,这里装点得很像是花园,绿树丛荫,假山流水,四处摆放着怒放的菊花,姹紫嫣红很像是一个幽雅清秀的公园,漫步其中,你会猜想极乐世界是否如此?与我同行的朋友流连忘返在假山流水旁的林荫小道上,很有感触地对我说:“这里的景致是对故人的一种安慰。”是呀,说得不错,对于失去亲人的他们,哪有闲情逸致去欣赏这些,悲痛像一块大石头压在他们心头,此时的感觉是昏天黑地。
这里就是人生的最后终点,无论我们如何不愿意来到这里,但是谁也逃脱不了这种最终的事实,上至伟人,下到平民无一例外,彰显生命的公平。这些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这种生死离别的场合,已经将生命的质量和数量等相关问题想得很开了,已经在众多的“参照物”中找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从简这是一个首要的前提。
来到这个世界,按照社会的约定俗成,按照自己遗传下来的基因,按照每一个人的差异生活着,接受着,学习着,形成了不同性格和类型的人,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即便大家在一些认识上大相径庭,但这都对生命本身的规律没有任何的影响,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的表演着,主角也好,丑角也罢,无论怎样最终也是一生,功过是非后人评判,对于走过的人这些已经是身外之物了,死无葬身之地也无所谓,那是给后来人看的事情,死亡意味着物质的另一个形态,社会价值对于他本人已经不存在了。
也许我们的价值观和对伦理道德的认识,取决于我最先说到的“约定俗成”,有一个大家基本能够接受的评判标准,那就是“人缘”,这种人缘到最后体现在大家对你的认可程度。我站在那里看到,在殡仪馆的告别厅前,那长长的送行队伍,足以说明了他为人处事的一切,看到哭红眼的同事们、同学们、街里邻居们,你就知道失去人在他们心中的位置,以及与他们之间的感情,老人家的品行从这里显现了出来。
我不忍心去看朋友那悲伤和凝重的神情,这些年里让他背负的东西太多了,我知道他非常的累,今后面对他的依然是更加困难的家庭重负,一个年近百岁的姥姥,一个年迈多病的母亲,还有面临考大学的孩子,再加上身体情况并不是很好的自己,这一切都成为了将来他要面对的一切,作为朋友愿意随时伸出手来,为他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我知道家庭内部的事情,我们爱能莫助。我们只能期望朋友尽快从悲痛中走出,面对现实生活,面对健在的人,负起自己的责任,我想这也是离去的亲人最大愿望。
朋友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