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谈闲侃 |
喜欢书的人不一定非要买书,而买书的人也未必喜欢读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我更多地看到那些极喜欢读书,也喜欢买书的人。
为什么非要买书?为了占有呗。读书是为了欣赏,买书为了占有。在我看来买书的人就像是一个在谈着恋爱的人,他无论怎样看着对方都感觉是赏心悦目,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这种冲动就是想办法去占有。为了能够达到占有的目的可以说是不择手段,至于把它“娶回家”来是否能像追求它的那个时期一样的爱它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占有欲是不计后果的。
记得在若干年以前,那个文化刚刚开始松动的时候,为了能够抢到一本印刷数量有限的好书,自己可以说是想尽办法,吃尽苦头,但是所有的付出在你拿到想要的那本书的时候,你会对自己的付出感觉到值。
为了能更多地买到好书,自己与书店的姊妹们逐渐地“打成一片”,在相互的交往中,用自己的诚心和耐心,感动了她们,我们成为了好朋友,记得自己曾一度想“嫁”给一个喜欢我的书店女士,但是没有任何一位我认识的书店女士,有过这种表示。现在来看那种想法是一种可笑至极的想法,经济拮据的我,为了买书几乎成为了蓬头垢面的一个“疯子”,别说是爱,人家根本就把你看成不正常的疯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文化繁荣的日趋成熟,书籍已经不是一件奢侈品,而已经达到了泛滥的地步,自己家里那堆积成山的书籍也成为了家里面的“后患”,自己也逐渐从疯狂中冷静下来,知道自己在这种疯狂中也“娶回”了一些本应该不娶回的“媳妇”,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金钱,更多的是浪费了别人可以用的资源,它们静悄悄地躺在自己的书箱里,感觉是永远愧疚于它们。
买书的疯狂病情似乎得到了控制,进入自我缓解的状态,买书也变得“挑三拣四”了,也学会量体裁衣似的购买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学会了“理智消费”,但是自己知道这种病一旦得上,基本上是不会得到痊愈。在特定的时期它又会复发(何精神病患者没有区别),自己力图让自己犯病的频率慢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少去书店,不见其利,不起其欲,这样自己坚持了一些时候,效果显著,所有这些都在家里面掌柜的脸上写着。节省下来的钱可以贴补家中的生活,自然有所改观,那有不高兴之理。
这些日子看高尔泰的作品有点入魔,遗憾的是他的作品在国内的太少,而国外发表的作品,我们是无法买到,自己借助网络搜集到一些他的作品,但是在网上看到了他的一部《寻找家园》曾经在2004年花城出版社曾经出版发行过,这一下子勾起了自己买书的欲望,想尽办法找人到广州和北京的书店去帮我寻找这本书,但是传回来的消息都是“已经告罄”,自己并不死心,听说网上买书现在毕竟流行,找到同事让他帮我在网上寻找,几经寻找初见成效,同事让我静等几天,告诉我:“估计一周之内可以送达。”
在等待的日子里感觉是那样的漫长,就像谈恋爱是等待对方时的心情一样,希望她马上出现,那种心里的激动和幸福感觉是那样好。然而一旦迟迟不见她的身影出现,自己的心里就会把想象带到很远,竟是一些后怕,怕人家不喜欢自己了,怕自己哪件事情没办好惹了对方了,总之就是被内心的欲望给折磨的“死去活来”。
书终于在预定时间里到了,捧着这本书心里的那种激动,让我想起了多年以前的事情,同事见我表现出如此激动的神情,告诉我:“这本书我送给你了,看到你是这样的喜欢。”我坦诚地告诉他:“自己喜爱的书一定要自己去买,就像追求一位漂亮的妹妹,需要自己去努力一样,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爱情,所以钱我是一定要付的,不仅如此,假如你希望多给一点,我也会同意。”同事百思不解,拿着我给他的钱扭头走了,兴许他在想这个疯子,见到书露出的表情,就像是一位漂亮的女士接受了你对她的求爱。其实,自己的感觉就是这样,我知道它属于我了,心里踏实,感到幸福。
为什么非要买书?为了占有呗。读书是为了欣赏,买书为了占有。在我看来买书的人就像是一个在谈着恋爱的人,他无论怎样看着对方都感觉是赏心悦目,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这种冲动就是想办法去占有。为了能够达到占有的目的可以说是不择手段,至于把它“娶回家”来是否能像追求它的那个时期一样的爱它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占有欲是不计后果的。
记得在若干年以前,那个文化刚刚开始松动的时候,为了能够抢到一本印刷数量有限的好书,自己可以说是想尽办法,吃尽苦头,但是所有的付出在你拿到想要的那本书的时候,你会对自己的付出感觉到值。
为了能更多地买到好书,自己与书店的姊妹们逐渐地“打成一片”,在相互的交往中,用自己的诚心和耐心,感动了她们,我们成为了好朋友,记得自己曾一度想“嫁”给一个喜欢我的书店女士,但是没有任何一位我认识的书店女士,有过这种表示。现在来看那种想法是一种可笑至极的想法,经济拮据的我,为了买书几乎成为了蓬头垢面的一个“疯子”,别说是爱,人家根本就把你看成不正常的疯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文化繁荣的日趋成熟,书籍已经不是一件奢侈品,而已经达到了泛滥的地步,自己家里那堆积成山的书籍也成为了家里面的“后患”,自己也逐渐从疯狂中冷静下来,知道自己在这种疯狂中也“娶回”了一些本应该不娶回的“媳妇”,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金钱,更多的是浪费了别人可以用的资源,它们静悄悄地躺在自己的书箱里,感觉是永远愧疚于它们。
买书的疯狂病情似乎得到了控制,进入自我缓解的状态,买书也变得“挑三拣四”了,也学会量体裁衣似的购买了,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学会了“理智消费”,但是自己知道这种病一旦得上,基本上是不会得到痊愈。在特定的时期它又会复发(何精神病患者没有区别),自己力图让自己犯病的频率慢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少去书店,不见其利,不起其欲,这样自己坚持了一些时候,效果显著,所有这些都在家里面掌柜的脸上写着。节省下来的钱可以贴补家中的生活,自然有所改观,那有不高兴之理。
这些日子看高尔泰的作品有点入魔,遗憾的是他的作品在国内的太少,而国外发表的作品,我们是无法买到,自己借助网络搜集到一些他的作品,但是在网上看到了他的一部《寻找家园》曾经在2004年花城出版社曾经出版发行过,这一下子勾起了自己买书的欲望,想尽办法找人到广州和北京的书店去帮我寻找这本书,但是传回来的消息都是“已经告罄”,自己并不死心,听说网上买书现在毕竟流行,找到同事让他帮我在网上寻找,几经寻找初见成效,同事让我静等几天,告诉我:“估计一周之内可以送达。”
在等待的日子里感觉是那样的漫长,就像谈恋爱是等待对方时的心情一样,希望她马上出现,那种心里的激动和幸福感觉是那样好。然而一旦迟迟不见她的身影出现,自己的心里就会把想象带到很远,竟是一些后怕,怕人家不喜欢自己了,怕自己哪件事情没办好惹了对方了,总之就是被内心的欲望给折磨的“死去活来”。
书终于在预定时间里到了,捧着这本书心里的那种激动,让我想起了多年以前的事情,同事见我表现出如此激动的神情,告诉我:“这本书我送给你了,看到你是这样的喜欢。”我坦诚地告诉他:“自己喜爱的书一定要自己去买,就像追求一位漂亮的妹妹,需要自己去努力一样,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爱情,所以钱我是一定要付的,不仅如此,假如你希望多给一点,我也会同意。”同事百思不解,拿着我给他的钱扭头走了,兴许他在想这个疯子,见到书露出的表情,就像是一位漂亮的女士接受了你对她的求爱。其实,自己的感觉就是这样,我知道它属于我了,心里踏实,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