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凡人半天

(2008-11-05 05:32:09)
分类: 感悟生活
  知道自己是一介草民,用最通俗的表述就是老百姓,有文化的人把我们叫凡人。知道就是平凡人的意思,平凡没有什么不好,除去虚荣心有点感觉,快感指数与那些人别无二致。
  就算是自己家中存了几本书,也翻了几页,有了那么芝麻点的感觉,无论如何也与文化无关。自己知道对于文化的界定,平民百姓的一时冲动,大不过就是逗着自己开心,与附庸风雅都靠不着边,就是为了找一个乐。
  正因为没有文化人的定性,自己在家里待长了,也觉得心里面有点郁闷,有一种外出的冲动,繁华闹市,五光十色,流光溢彩,引人入胜,虽然大商场不是自己愿意逛的地方,倒是一些符合自己胃口的地方还是有着巨大的诱惑力,例如书店、音像店、照相器材商店、农贸市场等等,这里都有自己的喜爱,并非非要去买才能喜欢,有的时候逛商店的快感是来源于对陈列商品的一种幻想,以及对新产品的一种了解的冲动。
其实商店并非是给有钱人开的,自己算作是穷人队伍中的一员,像我这样大摇大摆逛商店的估计占据大多数,商场这是一个让穷人充满欲望和想象的地方。
  很多人不同意自己把自己说成穷人,他们认为穷人就是吃不上饭的人,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吃不上饭是穷人的一种,但是现在这种现象已经逐渐变得很少了,我认为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现在的穷人就是达到维持生存的基本状态。
  不要以为自己拿工资,不愁吃喝就是富人,我们挣的那点“营盘”也只能满足了自己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除此以外所有的想法都是一种不切实际,因为经济支撑力不能满足你一些非分之想,穷人的痛苦也许就在于此,心想事不能成,客观条件受限。
  把话扯远了,耐不住寂寞的自己,还是屈从于内心的渴望,到外面去看看。毕竟这是属于自己的公休日,所有的时间属于自己支配,第一站小城的某大型超市,在那里有我喜欢的一个音像市场,在那里可以不紧不慢的翻阅着这些影视资料的介绍,即便你买不起,你也可以了解一下片子的大体情节。算下来,在那里自己用了半个时辰,觉得再没有什么可以吸引眼球的东西了,转身就走,倒是感觉那几位售货员紧盯着你,像我这种光看不买的人,估计是他们最痛恨的人,感觉后脑勺有一种灼热的感觉,知道那就是售货员的目光。
  从那里转到照相器材柜台,发现德国原装望远镜,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般,外观精致,造型大方漂亮,知道这是一个好东西,看看价格将近万元,咋咋舌头转身就走。到相机柜台前看到了自己一直想得到的镜头,知道拥有它的实际效果,能让自己的画面更有“深度”,不过这也是一种幻想,让眼过一把瘾,价格就是一个天然障碍。那里的售货员早已经认识我了,感觉也是早已经了解我了,他们连最起码的热情和主动都省去了,知道这是一个“穷种”。
  书城虽然规模大,书的品种多,但是自己还是不太愿意在那里面逛,这不是书城的问题,问题出在自己,知道自己对书的品种要求面较窄,文学和社科仅此而已,所以自己去得多的书店还是小城的一些专业书店,在那里人员稀少,感觉幽静和舒适,即便不买你也有一种独特的感受,你觉得这才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现在买书就是一种奢侈,书的价格已经与百姓工资不成比例了,之所以现在书店里有大量的“看客”,这也是无奈之举,买不起就采取“下策”以店为家,在那里“安营扎寨”,更有甚者在那里摘抄。我这次去书城,原因很简单,大哥送给我的购书卡还有剩余,赶紧去消费掉,省得自己总有一种心事。
  在书城边走边看,时停时走,跟着自己对书目的感觉而定,有点像到海里面挖蛤蜊的感觉,在不停地寻找,知道要买的书太多了,但只能“挑肥拣瘦”把自己感觉最强烈的确定下来,就这样不知不觉翻看了将近两个小时,自己的腿肚子已经有了感觉,对自己说了话:“行了,我都快支撑不住了,回去吧!”。
  到付款台把书递上,收款员头不抬、眼不睁在那里算钱,总共花费一百元有余,卡上结存七十五元,自己再掏四十元,交款后到收费口验书出门,自己向服务人员索要塑料袋装书,被告知:“必须花钱买”。无奈只好拿在手里,切身感受无钱皆是哀的味道。
  乘公交车回家,“郁闷病”好了一半,吃完午饭,自己把这点感觉记下来,接下来就是午休时间了。
  凡人半天很充实,觉得挺幸福,知足常乐,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再相聚
后一篇:小假期想到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