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775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送礼

(2008-09-23 12:16:55)
分类: 节日遐思

    中秋又至,各业务单位又开始了“公关大战”,用最简单的话就是送礼。送礼这件事情要追述它的起源大概要追述到千年以前的古代社会,所谓的“礼尚往来”可能就是送礼的理论依据,这个礼我们既可以理解为礼节,又可以理解为礼物。看来延续几千年的事情要想改掉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感觉也是进入人们的骨子里了。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送礼之风已经改变了古人的最初初衷,成为了对上级的献媚之计了,大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味道,在我看来这不是送礼,而是行贿。本来送礼是给自己的亲戚和朋友之间的一点心意,礼也不在多少和贵贱,表达一种心情,释放一种关爱,是一种感情的自然流露,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所表示。
  然而现在的送礼已经打破了原有的范围,更多的是限定在了有权有势的人物中,成为了一个单位和个别徒有目的人的一种公关手段,把民俗传统变成了一种手段,走向了它的反面。自己也知道,到现在很多事情已经不能按常理来办,因为一些不讲程序的人,把程序给破坏了。
  不否认自己也送礼,但我一贯奉行,送礼只能是上级给下级送,因为下级员工为你的工作业绩起了决定性作用,你要通过这个节日向他们表示你的由衷地感谢,用自己的一点心意来表述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这种方法来拉进相互之间的关系,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下级送上级也不是不行,送退下来的老领导,他们是最需要关心的人,大家都知道现在的领导干部退休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含金量的缺失,而含金量则包含了地位、尊严、金钱、交往等等。再一个送礼一定要送自己的家人,孝敬父母就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规矩,为了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逢年过节的送礼是必需的,这是人之常情,不能破这个规矩。第三个就是要有能力送比自己生活水准低的朋友,他们才是最应当帮助的人。
  我不是说送给当官的就不好,假如他在你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好领导,就是一个在你一生中帮助最大的人,为了感谢去看望,表示心意,当然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是知恩图报的好人。但是我们现在不难看到,人走茶凉的现实,真正能把自己的感激之情用在许多年以后这种人非常少见了。所以我在上面谈到过对那些离休的干部进行走访,是对他们内心最大的慰籍,但是现在的一些干部也逐渐地忘记了这些。
  让人最受不了的是那些,明知自己没有经济实力去做这些事情的人,硬撑着给你送礼,其实在外人看得很清楚,他送礼是有着明确的目的性的,并非是从内心里产生出来的一种感激之情,在我这些年里真的见到过不少这样目的性很强的人,自己是敬而远之。即便你无意中拿了他一根针,你也就成为了他的话柄。所以这些人别说送礼,我绝对让他有这种想法都不可能。
  自己在单位做一把手,坚持的唯一观点就是这些,在员工会上直接告诉所有职工:“只有领导送给职工的道理,没有员工给领导送礼的说法,在我看来凡是想给领导送礼的,都是有所图,个人内心有所图这不是缺点,这是一个人想进步的表现,那么你就要在工作中表现出来,让每一个部门长和员工看到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是一个业务精英,到那时不是你找我要求什么,是我求着你,听你讲条件了。大家不要把本和末弄颠倒了,领导看望或走访职工是天经地义,而领导收受了员工的礼物就是一种对员工的剥削,这种领导会让职工一万个看不起。”
  每年送礼自己一直这样奉行的,看望家里的老人,看望“穷帮穷”的兄弟们,再就是一些特别需要照顾的“业务关系”,即使是一把韭菜,两把葱,看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你才有一种物有所值的想法,你才知道谁是最应该帮助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同的感觉
后一篇:困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