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管窥一见
管窥一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8,379
  • 关注人气:6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随人意

(2008-09-29 04:47:19)
分类: 感悟生活
  有一些事情,当事者想得很好,感觉立意也没问题,但是往往到了现实中这种一厢情愿往往被自然的现实所击破,多少带着一点沮丧,但是自己也知道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事情,自然之物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错不在于世间的万物,而在于我们的一厢情愿,到后来我们才知道,天不随人意的真实含义。
  搬到这个小院里办公已经三年有余了,记得在老办公地点,大家对办公场所的位置无可挑剔,这里解放前曾是一处名人的宅子,解放后收为国有,无偿给了疗养院使用,成为了老干部修养的地方,原来还有一个小院子,两棵柏树耸立在别墅的两侧,巍巍壮观,像两个威武的门神。
  后来,计划经济已经显露出它的“弊端”,市场经济大踏步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之中,无论你适应还是不适应,都不是你个人的选择,这是一个改天换地的时代,我们就像激流中的沙粒被夹带着向前。疗养院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那座别墅也显得凋零了起来,后来城市的扩建,将原有的小院子强制性被征收,一条体现着现代化的城市道路,从门前通过。我们沿着人行道拐上台阶就可以进入那所宅子了,那座名人的宅子也成为了办公用房。
  没有了院子这个宅子就显得异常的狭小,每天听到的是车水马龙的声音,失去了往日宁静,也失去了原有小院里的鸟语花香,同事们也觉察出这一个缺憾,有心人想到了在周围的边角处栽种一些植物,来弥补现有的“荒芜”。
  说来也巧,正值小城所属县级市邀请我们去过一年一度的葡萄节,在素有“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的美名下的那个小城,我们尝到了“纯正”的大泽山葡萄,甘甜鲜美,意犹未尽,同事们出于对品种的喜好,建议要几只大泽山葡萄的根,带回去种在我们的宅子周围,并调侃地说道:“到那时就不用行百里之路过葡萄节了,我们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就可以过大泽山葡萄节。”这一提议得到了一片掌声,业务关系答应择日给送去。
  没过几天业务关系带着五棵葡萄树根来了,大家一齐动手把树根找地方种了下来,浇水施肥很像是一个专业养殖户。接下来大家都在憧憬着第二年的秋天会有奇迹出现,在粗壮的枝条下,串串葡萄硕果累累,大家可以随意的摘下一串品尝美味。
  遗憾的是第二年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硕果累累,而是长了叶子之后就衰落了,找来了懂这项业务的人来诊断,知道植物搬家需要水土的适应期,到现在那几株葡萄还没有适应这里的土壤,自然不可能结果实了,从那时起大家也就不再抱有什么幻想了,但是大泽山的葡萄依然可以定时吃到,但绝技不是我们的劳动成果,依然是兄弟城市的赠与。
  后来我们因工作原因搬离了那所宅子,搬到了现在的校园,在这里完全有条件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同事们没有忘记那几棵葡萄树,利用休息日,将他们移植到现在的小院中,并且搭起了架子,很像是精心呵护的孩子,我知道憧憬并没有因不结果而失去,大家有了新的期望。
  来到这里的第二年,硕果累累的景象还真的出现过,大家望着那一串串青色的葡萄,假想着它到成熟期以后如何的分配,初步点了一下估计能收获几十斤葡萄,每个科室最少也能分上十斤八斤的,大家都企盼着那个时刻的到来。
  但是一个意外事件让所有的期望变成了泡影,那位懂得种植的人,发现葡萄上有了小虫子,为了消灭这些吞噬葡萄的虫子,他自己配了药水打了上去,岂不只药水的比例没掌握好,虫子被毒死了,葡萄被腐烂了,看到还没有变色的葡萄变得干瘪了,大家也再没心去关注这件事情了。
  今年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葡萄藤已经爬上了二楼的凉台,但是我没有看到果实,只有在秋风下逐渐变黄的枯叶,落在地上显得一丝凄凉,我拿着扫竺清扫着枯枝败叶,心里在想,人的意愿是美好的,但是没有考虑它的自然属性,在戕害了它的本体以外,也让我们的内心产生了一丝凄凉,天不随人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好心人的代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