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物素描 |
今年春节以后见到小何,听他讲了回到家乡的一些事情,自己深有感触,自己动手写了点自己的感受,这篇文章被朋友在报纸上引用了。后来同事找了一份报纸给他看,当他再一次见到我时,他对我写的文章表示感谢。我当时真的不知道为何感谢我,自己觉得写别人家的私事,人家不嫌弃就是咱的幸事了,现在有多少为这样的事打笔墨官司的。
自己试着问小何:“你感谢我什么?”他憨厚地笑着回答道:“这是自己一直想说出来的心里话,你帮我说出来了,这也是把农村现在的情况如实反映了出来,希望政府能给予关照,人情薄如纸的现状能够得到改观。”他的回答到让我对他另眼相看,一直不作声的他,竟然想到了这样深刻的问题,他们没有因自己的遭遇,而发泄对乡镇组织的不满,而且希望能在相关一级组织中得到解决,这是新时代农民的觉悟,自己由衷地对他产生一种敬佩。
按小何进城的时间来算,他已经算是老职工了,到今年算起来已经将近三十二年了,他参军当兵就来到了我们居住的小城,而他的家乡还处在一穷二白的水平线上,自然当兵来到这里不再想回到自己那贫困的山村,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就这样当他参军两年复员以后,他没有回乡,而是在我们这个小城里留了下来。
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不怕吃苦成为了他找工作的有利条件,就这样他来到了我参加工作的最初单位,一个疗养院里干锅炉工,这一干就是许多年,后来疗养院遇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的变革,疗养院像一枝凋谢的花朵一样,失去了往日的绚丽,走向了它的衰落期,身为临时工的他也自然被裁员裁掉。
后来听说他相继干过收废品的工作,还干过大酒店的货物运送员的工作,总之他一直在我们的小城里做事,在这里攒的那点钱,在家乡娶媳妇,盖了房子,养了一个孩子,孩子现在已经从大专毕业,在省内的一个小城里工作。每次遇到他,都会向我讲述他的一些事情,毕竟我们曾经一起共事过,而且我们的关系处理得也不错,到现在大家都有一种老同事的感觉。
其实,他的年龄和我一样,到现在已经步入五十的年纪了,看到他比我还多的白发,每次见到他都会劝慰她,注意自己的身体,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他总是露出憨厚的笑容,声音很低的回答道:“现在感觉真的不如以前了,但是我还要挣养老的钱,孩子还没有结婚,那又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开支,没办法休息下来,只能硬撑着。”
想想也是,虽然他在我们的小城里工作了将近三十五年,但他始终不是属于我们这个小城里的居民,他的户口远在省城的西部,那个依然欠发达的小村庄里。出来这些年,已经与乡亲们远离,与自己的亲人远离,他们原有的那点亲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淡漠了许多,在现实社会里,他们的亲情更多的体现在一种经济利益的相互关系上,这也是他迟迟不愿意回到故乡的原因。
我早就听说他的妻子,因与他长期分居,原有的那点感情已经荡然无存了,每次他回到家中,竟然妻子都不让与其同床共枕,已经成为了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了。即使这样小何依然在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和孩子操劳着,想到这些,自己从心里产生出一种同情,将来真的他不能再工作了,谁来养他?他的孩子会养他吗?他的妻子已经成为了真正的陌路人,他的亲戚和他所在的那个村庄会为他的晚年负责吗,不敢想象的问题。
中国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已经开始启动,但是作为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这样一个底子很薄的现实情况,等到落实到他们的头上要等何时何年,现在看到已经开始累弯了腰的小何,自己真的为他的将来捏着一把汗。在这个憨厚忠实的农民身上,我看到了他的坚韧,看到了他的顽强,看到了他对生活的不懈努力,也看到了他对未来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奈和迷茫。想到这些才能感觉到国家要对百姓做的事情太多了,希望这种期待不要太遥远。
自己试着问小何:“你感谢我什么?”他憨厚地笑着回答道:“这是自己一直想说出来的心里话,你帮我说出来了,这也是把农村现在的情况如实反映了出来,希望政府能给予关照,人情薄如纸的现状能够得到改观。”他的回答到让我对他另眼相看,一直不作声的他,竟然想到了这样深刻的问题,他们没有因自己的遭遇,而发泄对乡镇组织的不满,而且希望能在相关一级组织中得到解决,这是新时代农民的觉悟,自己由衷地对他产生一种敬佩。
按小何进城的时间来算,他已经算是老职工了,到今年算起来已经将近三十二年了,他参军当兵就来到了我们居住的小城,而他的家乡还处在一穷二白的水平线上,自然当兵来到这里不再想回到自己那贫困的山村,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就这样当他参军两年复员以后,他没有回乡,而是在我们这个小城里留了下来。
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不怕吃苦成为了他找工作的有利条件,就这样他来到了我参加工作的最初单位,一个疗养院里干锅炉工,这一干就是许多年,后来疗养院遇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的变革,疗养院像一枝凋谢的花朵一样,失去了往日的绚丽,走向了它的衰落期,身为临时工的他也自然被裁员裁掉。
后来听说他相继干过收废品的工作,还干过大酒店的货物运送员的工作,总之他一直在我们的小城里做事,在这里攒的那点钱,在家乡娶媳妇,盖了房子,养了一个孩子,孩子现在已经从大专毕业,在省内的一个小城里工作。每次遇到他,都会向我讲述他的一些事情,毕竟我们曾经一起共事过,而且我们的关系处理得也不错,到现在大家都有一种老同事的感觉。
其实,他的年龄和我一样,到现在已经步入五十的年纪了,看到他比我还多的白发,每次见到他都会劝慰她,注意自己的身体,干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他总是露出憨厚的笑容,声音很低的回答道:“现在感觉真的不如以前了,但是我还要挣养老的钱,孩子还没有结婚,那又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开支,没办法休息下来,只能硬撑着。”
想想也是,虽然他在我们的小城里工作了将近三十五年,但他始终不是属于我们这个小城里的居民,他的户口远在省城的西部,那个依然欠发达的小村庄里。出来这些年,已经与乡亲们远离,与自己的亲人远离,他们原有的那点亲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淡漠了许多,在现实社会里,他们的亲情更多的体现在一种经济利益的相互关系上,这也是他迟迟不愿意回到故乡的原因。
我早就听说他的妻子,因与他长期分居,原有的那点感情已经荡然无存了,每次他回到家中,竟然妻子都不让与其同床共枕,已经成为了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了。即使这样小何依然在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和孩子操劳着,想到这些,自己从心里产生出一种同情,将来真的他不能再工作了,谁来养他?他的孩子会养他吗?他的妻子已经成为了真正的陌路人,他的亲戚和他所在的那个村庄会为他的晚年负责吗,不敢想象的问题。
中国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已经开始启动,但是作为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这样一个底子很薄的现实情况,等到落实到他们的头上要等何时何年,现在看到已经开始累弯了腰的小何,自己真的为他的将来捏着一把汗。在这个憨厚忠实的农民身上,我看到了他的坚韧,看到了他的顽强,看到了他对生活的不懈努力,也看到了他对未来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奈和迷茫。想到这些才能感觉到国家要对百姓做的事情太多了,希望这种期待不要太遥远。
前一篇:奥帆赛之四——友朋自远方来
后一篇: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