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十感怀

(2008-09-06 04:18:26)
分类: 感悟生活
  一点准备也没有,在朋友的聚会上有人举杯走过来,还未等我站起来,对方已经发话在前:“祝你生日快乐,你已经是小老头了。”自己想到了明天是自己的生日,举杯一饮而尽。在座的各位又都以这个话题,过来敬酒,几杯下去感觉脑子已经开始大了。
  记得以前与同学们谈论起自己的家长,自己很自豪地向他们说:“我爸爸已经五十了。”那口气里带出的另一层意思,就是告诉他们我爸爸年纪已经很大了,完全可以形容成为老人了,感觉那就是长寿了。
  在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到了这个年龄,而家里面的老父亲已经是八十有余的人了,自己真的没感觉到五十岁是一个年纪特别大的人,自己依然和小青年一起踢毽子,挥汗如雨,自己依然在心里有着若干个憧憬,没有任何甘愿就这样老的想法。然而,这一切又都是现实。你就是到了这个年纪,一个让年轻人不敢不尊重你的年纪。
  其实自己从心里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日,从内心里还不服老,五十岁,从人的生理年龄来说,可能已经走过了人生的一多半了,像我这样毫无生活规律的人,估计不会有更长的生命体制,也就是现实告诉你,离生命的那个圆已经不是很长了,想到这里自己真的有点伤感,到这时我才体会到,大人不愿意过生日的真正内涵。
  侄子发来信息:“咳,50了,想开点,祝生日快乐!”自己看了以后立刻回信息:“谢谢,但是我总是想不开,我想回到二十岁。”可能这是我内心的真实,五十岁太可怕了。它既不代表我的成熟,也不代表我的绝望,它是我年轮的记录,我自己可以忽略不计,虽然自己也知道这是自欺欺人,但这也算是我自己对年龄的一种看法。
  孔夫子说:“五十知天命。”我真的到现在为止,什么也不知道,天命是什么?是自己对一生的一种无奈的接受?还是学会发现自己生命中本应该接受的现实?这些我都没有做到,我到现在为止依然浑浑噩噩的活着,我不知道今天的我,对于大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应该如何,自己在现实中就这样一路走来,没有特别的感觉,昨天和今天没有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我对变化有一种故意的麻木。
  “老年人……生活了几十年;他们常常受欺骗,常常犯错误;生活总的来说是讨厌的事情。结果,他们不相信任何东西,不尽全力做每件事情。他们‘思想’,但他们决不‘认识’;因为他们犹豫不定,总是把‘可能’或‘也许’夹在每一事物上,没有任何确定的东西。他们是玩世不恭的人,即他们试图对每一事物作较坏的解释。此外,经验使他们不信任任何东西,怀疑一切。结果他们既不热烈地爱……,也不强烈地恨,而……他们的爱就像有一天会去恨一样,他们的恨就像有一天会去爱一样。他们眼光狭窄,因为生活使他们谦卑;他们欲望受到严重的打击,没有任何东西会使他们兴奋或做出异常之举,一切仅仅有助于他们活着。他们不慷慨大方,因为金钱是他们决不可缺少的东西,同时,经验也告诉他们,得其很难,失之容易。他们胆小怯懦,总是提防着危险;与青年人不同,青年人是热血的,而他们的体温冰冷;老龄已为怯懦准备了道路;事实上,恐惧是寒冷的一种形式。他们热爱生活,当他们最后岁月来临时便更加如此。……他们太爱自己,这是他们眼光狭窄构成的一种形式。因此,他们在生活中,过多考虑有用的东西,而考虑高尚的东西却很少──因为有用的东西对自己是好的东西,而高尚的东西是绝对的善。他们对未来缺乏信心;部分是由于经验告诉他们,大部分事物在变坏,或至少比人们期望的样子要坏;部分是因为他们的怯懦。他们靠回忆而不是靠希望去生活;因为生活留给他们的仅仅是漫长的过去;希望是未来,回忆是过去。这也是他们过于健谈的原因;他们唠唠叨叨谈起往事,他们从回忆往事中找到快乐。他们的勃然大怒是突发的而不是微弱的。他们靠理性而不靠道德感指导自己的生活;理性导致功利,道德感指导想到的善。”
  这段长长的话,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的那部《修辞学》一书中的论述,是对老人的一种观点和看法,当我看完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可以找到一些自己有过的东西,但是我绝不承认这就是我老年应具有的一种形态,历史已经从他的那个时代走过了几千年,生活习性的改变已经经过了若干个沧海桑田的突变,老人的想法和做法既残留着历史的遗痕,更多的是一个不同于特定历史地展现。
  当然五十岁还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老人,但是,我也知道到了这个年龄已经在老年人的分界线上,无论你承认与否,你在年轻人的目光中,你就是一个即将迈入老年行列里的人,即便你的内心再年轻,你有再多的想法,你与年轻人的想法有了根本性的不一样。在你的外貌特征,你那已经白了的头发和鬓角,已经告诉你实际的年龄,这也许算作知天命的一点点印记。
  哎,管它那些,自己感觉高兴舒服就行了,何必去盯着自己的年龄感慨,在生命和时间赛跑的问题上,我们既当不了裁判,又当不了观众,我们是参与者,自己高兴比什么都好,患得患失又有什么用,你说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说高大建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