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责任和压力

(2008-04-04 06:06:57)
分类: 杂谈闲侃
  在自己的名片上也印着某某委员,但自己知道这样的委员只是个空有虚名的东西,不过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委员要对自己的委员会负责任才能视为尽职尽责,而只是挂了一个名称而已,这样的委员不过是一个摆设。而自己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却迎来了第一个属于真正的委员名字,即使自己知道这个委员自己当的有些勉强,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又是一个不能推卸的责任。在青岛作协成立的评论委员会上,被“推举”为委员。
  这样的事情一旦自己的顶头上司看到了,肯定是极为不能高兴,毕竟自己的主业是属于工运事业中的一部分,在尚未达到领导满意的前提下,自己却成为了另一个行业中的“操刀手”,大有“不务正业”之嫌,其实自己对这样的结果,也是接受的诚惶诚恐,毕竟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自己的那点能力,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从现在看来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和文化圈里面的文人,近距离接触,不过是二十年前认识的那批“精英”,大家知根知底,但是更多的文人骚客还是处于一种陌生状态,这次成立大会给了自己近距离接触文联领导的机会,即使自己想把这件事情看的淡一些,但是内心中的说不清楚的原因,对这件事情还是感觉有一定的压力,当然也有一种兴奋,毕竟这是对你作品的一种认可。
  在十五个委员中,大学教授占了八名,听他们的发言,知道学院派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格,引经据典,条理清晰,逻辑性极强,有着儒雅风范。他们的侃侃而谈,透露出他们专业性的那种中规中矩,自惭自己的学识疏浅。另外的七位委员,除去我都是小城著名作家,而且都是有一定影响的作家,自己的压力也就是从那一个时刻开始。
  文人的直白是真诚的,会议的第一个议程是宣布评论委员会成立和委员组成名单,主任是小城著名大学原文学院院长,一位在学术方面颇有影响的女同志,而两位副主任是自己非常熟悉的两位著名作家,都是我的小弟,当然也都是我的老师,推举他们没有任何异议。而念到我的名字的时候,我知道更多的人对于我来说是一种陌生,他们对我的情况更是陌生,毕竟委员中我只认识两个人,还好的是在会议的材料中有我的一篇评论作品。
  接下来的就是对我朋友的作品研讨会,在那里自己认真听着他们对作品的了解和建树,当然有一些自己是认同的,而有一些自己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不同的意见在这里并不重要,研讨会的目的是鼓励作家创作出更好的作品,目的是加油和鼓劲,所以大家对作品都从一个认可的角度上去谈自己看法。我说一团和气一点不为过,其实探讨的这部作品,已经让他的获奖和转载证明了事情。以自己的这种评判标准太现实,但是对于我们小城的作家已经达到的“高度”我们认可足以,用朋友的话说:“不行你也写一个看看。”觉得说得有些挑衅,其实这是一句实话,获奖就有获奖的道理。
  大学教授们谈得更多的是技术上的问题,结构和故事情节的相互照应,立意和实际达到的效果,以及不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特色。更有一些人已经拟好了发言稿,绘声绘色地念着,给人感觉是有备而来。另一些人则是随心所欲的谈,其中有几个人是作家的朋友,自然会把论调唱的高一点,感觉在那种场合,大家不会在乎评论者的感慨,在分辨作品的问题上,大家心照不宣。
  座谈会让每一个人都发表看法,自己最初已经回绝了发言,但是评委会主任还是再一次的要求讲几句,自己不能再回绝,我说道:“这位作家和我太熟了,他的作品评论我已经在去年的文学杂志上发表过,但是我还要对今天为他召开的作品研讨会向他表示祝贺,希望他今后写出更多的好作品。同时也希望文联的领导能定时为我们推介小城的作家,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在“官场”打拼了这么多年,自己已经是遍体鳞伤,还未从那里解脱,不知死的又杀进了文学圈子,压力不言而喻,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幼稚,还是一种“自残”?既然已经成为事实,不妨去体验一下,不是说了吗,“头掉下来,不过是碗大的一个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