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放寒假回来了,孩子她妈流露出的高兴劲,像一朵怒放的鲜花,所有的幸福感都印在脸上,孩子她爸心里的高兴劲一点也不比孩子她妈妈少多少,但是作为男人已经习惯了一种情感的掩饰,学会了内心激情澎湃,而表情若无其事,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在这一点上还是孩子她妈妈最真实,也可能这就是男人的一种虚伪。
原本是两人世界,孩子她妈占据一个相对属于自己的空间,而孩子的闺房则是由我占领,在那个豆腐块一般大的小小空间里,夹着孩子的灵气,自己在属于自己的电脑前,让思想像飞驰的骏马,驰骋在辽阔的思想的海洋之中,感觉是悠哉游哉,两人世界相互不打扰,对于老夫老妻,只要对方的气味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能嗅得到足以。
孩子的回来打乱了这个相对的平静,自己把属于自己的书籍和东西,从孩子的闺房里撤出,搬回办公室一批,“侵占”到家里面掌柜的领土一批,把孩子的房间原本的归还给她,在那个不起眼的小房间里,看到孩子睡得是那么的香甜,当家长的知道这就是游子归乡后的一种安逸和宁静,所谓的幸福港湾在这时才能得到体验。
孩子回来家里面添了不少人气,虽然她依然像以前回来时一样,忙碌的身影几乎在白天见不到她,也只有晚上才能见到她,而且更多的时间是在网上与她们的那些同学聊天,感觉无暇顾及父母的存在,年轻人生活在属于他们的精神世界,这一点我自己也非常明了,但是对突然的转变生活方式还是有一些不自然,比如说上网看消息几乎成为了我每天晚饭以后或者是晚上应酬回来以后,最习惯做的事情之一。养成这种习惯的原因很简单,对于现在的电视,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那些肥皂剧,而在这一点上,家里面掌柜的却表现出乐此不疲,这可好,晚饭以后的电视在新闻联播以后,自然的交由掌控权利,让家里面掌柜的去“沐浴”肥皂剧的“洗礼”,十点钟以后这些肥皂剧基本上演完了以后,收回掌控权,自己游荡在这种自己喜欢的频道之中。
然而,孩子回来这种习惯也被打破,孩子和我基本上一样,不太喜欢那些肥皂剧,而在网上与同学的神侃,远远比看肥皂剧要有价值得多,看着孩子在网上的那种专注劲,自己是又着急又无奈,这年头谁还会和孩子争夺上网的权利,实在没法子与掌柜的一起强制性接受肥皂剧的折磨。家里面掌柜地看出我的烦躁,表现出一种幸灾乐祸,他说我像热锅上的蚂蚁,又让我稍安勿躁,没法子就是这么小的一个空间,只能是服从于一种状态。
无聊的电视剧也有一个好处,就是起到一种催眠的作用,在那里看着那些自己不愿意看的故事情节,自己有一种百无聊赖的感觉,这中感觉越强烈,消耗你的经历就越大,最后你已经有了疲惫不堪的一种感觉,一种想昏昏欲睡的感觉强烈的在你心中产生,一贯是属于夜猫子的自己,也不顾其他人的感受,径直地洗漱之后倒在床上呼呼睡了起来。自己明白孩子和我有很多东西非常相似,一种对自己喜爱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执着,那是无人可以比拟,除非是自己感觉确实是不能这样而改变,孩子只要在网上,我估计自己的这种等待要花费最大的耐心,与其这样还不如改变上网的时间,从晚上改到凌晨,这样既避开了与孩子上网的时间冲突,又养成了“早睡早起”的良好寝食习惯。
孩子几点钟打住的我不知道,好像是在朦朦胧胧中听到孩子她妈妈,几次提醒她已经到午夜时分了,后来自己已经进入深睡眠状态,所有的事情抛在了脑外,清晨自己从睡梦中醒来,穿上衣服坐在电脑旁,在这个寂静的黎明时分,屋子里的一切又回到了属于自己支配的时期,打开电脑趴在这里把自己想到的这些事情,在键盘的敲打声中记录下曾经发生过的和自己心里面想到的这些感受,这就是一个普通人家里面的细枝末节的小事情,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我知道在这其中凝聚着一种家庭中浓浓的情感氛围,这种看似的忍让在生活中也是一种幸福,这同样是生活中的一段优美的小旋律,幸福蕴含在音符里,不是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