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也是机遇──看香港故事片《每当变换时》

(2007-12-15 07:25:05)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音评影论

  说实话近几年,除去香港有关黑社会的暴力片偶尔会看一两部,剩下的基本上不看,请不要以为我有暴力倾向,在我的感觉中这是港台片的特长之处。这几年国内的电影业空前发达,倒觉得香港电影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制作的艺术效果性上,开始走下坡路,有每况愈下的感觉。倒是国内影视界不断涌现的青年导演们的片子,越来越有味道,虽然比不上国际大片,但明显要比港台片好看得多。

  前几天自己到音像店,神不知鬼不觉地买了盘香港故事片《每当变换时》回来,至于为什么要买这盘带,自己也想不清当时是如何想的,后来好像记得,是为了影片中的一个主角,是我们小城人,而且现在红得很,以演戏剧为特点,可能是为了看他的演技而买回来的。

  反正在假期里,时间自己做主,下午感觉书看不进去了,但离晚饭时间还有一段时间,自己想到了看片子消磨时间的办法,随手拿来的就是这片子,影片的封皮上写着:“超级爆笑,幽默喜剧新鲜上市!”自己还真的以为是一部喜剧。当我看完了这部片子以后,我才觉得自己最初想法的可笑之处,这是一部青年人的爱情故事片,里面探讨的是年轻人面对情感和爱情如何去把握和选择的问题。片名已经告诉了观众,每当变换时,那个变换时,是讲了感情和感觉变换时,每一个人的选择。

  27岁的姑娘阿妙,被逼与自己喜欢沾花惹草,赌博成性的父亲,在市场里卖鱼还债。心气清高的阿妙,下决心永远不嫁给市场里的“卖鱼佬”和“卖肉佬”,一定帮父亲还债以后,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三十岁以前,找一份得体的工作,找一个有身份的男人嫁了。

  但是在阿妙所在的市场里,有两个与阿妙年纪相仿的青年人,一个是渔霸,也在市场里卖鱼的“卖鱼佬”,另一个是在市场里卖肉的“卖肉佬”,在争争打打中,他们都发现性格倔强的阿妙身上有很多优点,勤劳、善良、通情达理。

  “猪肉佬”首先向阿妙表示自己的感情,但是被阿妙无情的回绝了,他知道阿妙是不会爱上“猪肉佬”的,为此在一个夜晚聚会时,“猪肉佬”向市场里面的经营主们,宣布离开这个市场,要出去闯一片天地,混出个样子再回来。其实“猪肉佬”是为了对阿妙的那份真情而离开,阿妙心里面非常的清楚。

  “猪肉佬”走了以后,“卖鱼佬”和阿妙相处的机会就多了,随着相间和机会的增多,“卖鱼佬”也发现自己也一天天喜欢上了阿妙,所以总在阿妙最难的时候,无偿的伸出手来帮助她,阿妙也逐渐地对他有了了解,但是始终保持着一种距离。阿妙的父亲看好了“卖鱼佬”,希望“卖鱼佬”能主动地向她女儿表白,但是“卖鱼佬”知道阿妙的心思。

  在阿妙即将过三十岁的生日前,阿妙的父亲患病突然去世,为了了却父亲生前的夙愿,阿妙与“卖鱼佬”在她三十岁生日的那天,陪着“卖鱼佬”睡了一整夜。在这之后阿妙“神秘失踪”,断绝了与他人的往来,这一躲就是三年,她改行学做了化妆师。但是在这三年里,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影子在晃动,那就是真心对她的“卖鱼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酒吧里遇见已经事业有成的“卖肉佬”,从他那里了解到“卖鱼佬”的情况,当与“卖鱼佬”再一次的相见时,她知道内心里的那个人就是他。经过阿妙的精心策划,她准备向“卖鱼佬”表示自己的心扉时,意外发现“卖鱼佬”已经成家立业。

  整个片子的主线就是他们之间的情感的发展,所铺垫的就是那个卖鱼肉的市场,市场和年轻人的情感一样,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演出了市场的兴衰发展史,也正应对了年轻人对感情的不断地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从表面上看这部片子有导演刻意制造出一些喜剧情节,但是这些情节又把社会发展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刻的思考,市场里的业主,相互间的那种感情,像一家人一样,这不是作者的怀旧,而是作者展示给观众的一种曾有的亲和力量,也是当今人缺乏的那种情感,最普通的情感最真实。

  整个片子时间跨度是从上个世纪到本世纪初,这也正对应了题目,时间无论怎样变化,社会无论怎样变化,不变化的是人对爱的那份执着,对爱情的机遇,稍纵即逝的一种惋惜。整部影片不能用思想性来评判,表现手法也一般化,但是在我看来,通过观看影片,能给观众一个启示作用,这部片子也就成功了一半,更何况在这其中还有一些感人的情节,意志薄弱的我也跟着落泪,特别是导演在处理阿妙父亲的情节和手法上真实感人,所以我说这是一部还可以看的影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