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黄金周之前,接到高中同学的电话,说:“咱们班的某一位同学从国外回来了,很想找几个同学座一下,聊聊天,届时请你带着对象一起参加”打来电话的是我从初中到高中的同学,也是我们的班长,她的指示谁也不敢违,自己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想一下从高中毕业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了,自从学校毕业以后,每一个人就像是飞出去的雏鹰,再也见不到影了,天南海北,各奔东西,同学的消息时而还能从其它的渠道听说一点,真实的程度不敢说。
其实我的这位从国外回来的同学,到是我们在这三十几年中见过几次,大家都比较熟悉,她也是我中学的同学和高中的同学,作为学习委员的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学习上从未有人超越过她,这位教育世家的同学,较好的继承了家里面的那种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学习好那是必然的。不像我这样的混世魔王,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精神愉快上了。
毕业以后,我的这位同学和那个年代的其他青年的命运一样,到农村下乡务农,据说她到了农村,也没有忘记刻苦的学习,其他青年人工余时,谈情说爱的,抽烟打牌的,偷鸡摸狗的干什么的都有,唯独我的这位同学,每天都捧着书籍在那里学习,也许在她的内心里已经行下决心,尽快离开这个地方,改变自己生存环境,改变命运。
随后恢复高考的当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起了省内的著名大学,大学毕业以后又考取了北外的研究生,在那里结识了她的男朋友,之后向千千万万个谈情说爱年轻人一样,步入了结婚的殿堂,在以后他与家人一起举家迁往异乡他国,据她自己说:“现在是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真的改变了命运,改变了生活。
当然不是出国就是改变命运,而是他那种自强不息,勤奋努力的态度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品质和精神,在我们高中的同学里也有一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也做得相当有成就,也感到相当的充实和快乐。每一个人对快乐的感觉不同,所以他们对快乐指数的多少,定位也不同,也就是说你不能用一种模式来判断每一个人对快乐的认知程度。
我忘了一个情节,我的这位从国外回来的同学,她的优点还不只是学习好,更重要的是她那娇小玲珑的身段和眉清目秀的大眼睛,让人过目不忘,也让不少同学垂涎三尺,在校期间向她写情书的,登门造访的络绎不绝,但是都被她那“鄙视”的目光把他们所有的想法给打消,到现在想起这些,我感觉这就叫“冷酷之美”。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大家从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已经一路走来已经步入了中老年人的行列,曾有过的宏伟大志,经以被最现实的生存方式所取代,大家已经把功名利禄看得十分超然,那是青年人所追寻的目标,而今天的我们更重要的是生命的价值和对儿女们真真切切的作一点事情,感受亲情之温暖,享受天伦之乐。
也许正是这种原因,念旧的情怀自然而然的升上心头,再见面大家不会为功名而侃侃而谈,大家都以一种坦诚来进行交流,大家经历了太多的甜酸苦辣,在现实生活的磨练中已经感觉是百炼成钢了,面对挫折,面对不幸,大家都能用一种平和的态度去看待和接受,这就是时间磨练人的一个现实的过程。
大家的欢笑是发自内心的,大家回首往事是甜蜜的,脸上多出生活磨练的褶皱也是真实的,遮不住的白发也是真实的,它代表着岁月留痕,它代表着丰富阅历,它代表着我们生命步伐的行进速度。
知道这次见面以后,下次的见面不知又要过多长时间,会须有的同学这就是唯一,虽然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在面对生命有限的问题上,我知道这样说并不是一个忌讳,我们期待这种相会能够经常,但现实告诉我这种见面只能是越来越少,所以一定要珍重我们的每一次相见,即便这次相见是小范围的,也要用坦诚和热情去面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