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这盘带的动机很简单,在演员名单上赫然写着范伟的名字,虽然我自从看了《马大帅》以后,对范伟的戏路有了新的认识,对他入戏后所表现出的喜剧效果给予肯定,赵本山所演的戏中,假如没有范伟的介入肯定不会成功,他们俩是一种互补关系,缺了谁也不行。所以从那时起,只要有范伟演的戏都要留意的看一下。至于其他演员的名字好像从来也没有听说过,章家瑞导演的名字也好像第一次听说。带买回来放在办公室里很长时间没看,自己常年养成的习惯,对特别留意的片子,一定要找一个自己心情最放松的时间,静下心来满满的去品味。
周末休息得很好,今天感觉精神头很足,原本每天中午的“挥汗如雨”,因腿伤至今不能,所以中午休息的功夫也只有进行文化艺术的“熏陶”了,找出这部片子看了起来,从中午一只看到了上班,当含着泪把这部电影看完了以后,只有一个冲动,就是想些观后感,导演和作者为观众奉献了一个真实感人的历史故事,因为自己也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所有的一幕幕感觉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
该片的题头赫然写着“2006年情人节献给全国观众爱情故事的大片”,从表面看来这像是一个爱情故事片,但从故事的整体结构来看,是记述了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一直延伸到今天,从时间跨度上看故事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两个世纪,从上个世纪的中期开始,结尾处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整个片子围绕着一个普通的人物和普通的家庭展开,随着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故事中的主人公劳动模范老崔,被下放劳动到山村的医生刘奋斗,以及天真无邪的少女,长途车售票员春芬,整个故事就是在这三个人当中穿梭,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情节,但在我看来就是为烘托三个主要人物而精心设计的。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老崔作为全国劳动模范老到偏僻的小镇支援工作,开着长途车穿梭在群山峻岭之间,而作为他搭档的售票员春芬,则是一个性格开朗,美丽大方的纯情少女,他们在一起相互帮助,心情十分愉快。就在这条线路上,经常乘坐他们汽车的有一位年轻英俊的青年刘奋斗,他是因为那个讲出生,讲成分的年代,因家里面有外国关系和成份不好,被下放到山区医院里进行改造,但是他的英俊潇洒的气质,还是让春分姑娘对他有了萌动的爱,当时在那个年代这种情感对于春芬来说是冒着巨大的危险,对于年轻人来说只要为了爱,所有的一切可以不顾,当春芬得知刘奋斗因不服从改造,被调到采石场强制改造时,在一次收车路过采石场的时候,她恳求老崔让她去看一看刘奋斗,作为劳模的他经过思想斗争,同意了春芬的要求,但就是这一次相见因他们大胆的示爱,破坏了农场的规定,刘奋斗被不仅被批斗,而且违心的作了检查,承认自己是被春芬诱惑而犯的错误,之后调到其他地方去改造,而春芬也因这件事情差一点遭到批斗,而且对刘奋斗的检查感到气愤和蔑视,第一次的初恋就这样破灭了。
时间不知不觉得到了七十年代末,老崔仍然开着那辆破车,在老崔的坚持下春芬一直跟着他,这时候组织部门找到了春芬,放到她手中一张电影票,告诉他是单位特意个她买的,让她一定的去,最后告诉他是给春芬介绍对象,这也算一个政治任务。春芬带着揣揣不安的心情,来到了电影院等待着身边这位“未来的依托”,在电影放映开始时,身边的那位神秘来宾终于出面了,让春芬大吃一惊的是同车的崔师傅,导演高明之处把这个婚姻的组合,用了不同的两个掉泪的过程来预示,两个不同的想法,老崔看到故事感人之处泪流满面,预示着老崔的善良,而这时的春芬却在想着自己的境遇而哭泣,但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婚姻司空见惯,好在老崔是一个劳动模范,也是一个老实忠厚的人。
就在他们新婚以后的不长时间里,刘奋斗从上海来信了,春芬为了忠于自己的爱情,把刘奋斗来信都给撕了,但是即便这样也给老实忠厚的老崔,带来了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无需我说大家都明白,老崔把春芬撕了的信从垃圾箱里捡回重新粘贴好,但这一切春芬全然不知,我觉得这种兜包袱的方法,很有新意。刘奋斗在出国前只身来到小镇,想再看一眼春芬,向他讲明那次事件的真相,虽然春芬在是否间刘奋斗的问题上一直很矛盾,但是在春芬同事的劝说下,再加上埋藏在心里的那种割舍不断的情感,最后还是同意去最后见一面刘奋斗,当春芬正准备前往时,老崔坚决不让春芬去,从他们正直到后来的动手,最后老崔把退给扭坏了,春芬还是没有见上刘奋斗。第二天刘奋斗离开了小城,而老崔则发生车祸,坠入池塘,等把他打捞上来,经过全力抢救,保住了生命,但成为了植物人。
在随后的日子里,春芬接替了老崔的班,开上了新型的公交汽车,她的工作认真负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基本上与老崔如出一辙,在工作之余到医院全力照料老崔,故事的时间跨度从上个世纪很快的到了二十一世纪,这种大跨度的时间跨越也是导演和作者的匠心之笔,外面的世界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而春芬内心中一直坚持的观念与现实之间发生着剧烈的冲突,原来引以为豪的小城汽车站即将拆掉,高钙一个个大规模的楼宇,汽车站里曾经摆放的老崔曾开过的汽车,被当成废铁卖给了回收站,这对春芬来说无疑是对她精神支柱的摇撼,为了那辆车她付出了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切,那部车就是她的精神寄托,她只身一人来到废品回收站,自己把这辆车又重新的从废品站开了出来,镜头把这辆破烂不堪,不合时宜的汽车与现代流光溢彩的现代马路导演刻意地进行了不同的切换,现在和过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汽车在喧闹的城市中心熄了火,再也发动不起来了。这时城市中心的人群和拥堵汽车喇叭的共鸣声响成一片,作者用这样的情景预示陈旧的观念在现代社会的不合时宜。
故事的结尾处,是春芬到陵园给老崔上坟,坐在现在化的交通工具上,驰骋在宽阔敞亮的公路上,她陷入了沉思,她觉得自己正开着那辆老车,驰骋在宽扩的马路上,影片就在这种虚幻和现实中缓缓拉下帷幕。背景音乐是交响乐,在排箫的烘托下,使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提升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这是一部续写历史发展的片子,记述了从上个世纪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纪实。这是一部描述人物性格的片子,人的性格随着历史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那种变化的曲折。这也是一部续写爱情的片子,无论是春芬和刘奋斗青春萌动的爱,还是和老崔结合以后逐渐产生的爱,从哪个方面我们都看到了那份情感的厚重。一部好片子最重要的是要有寓意,让观众看了以后得到启发,深受感染。一部好片子要有一个好的故事情节,把观众抓住,让观众随着影片的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时而开怀大笑,时而潸然泪下,让观众入戏。一部好片子要有好的背景音乐,这对烘托故事情节和人物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音乐可以让故事和人物出神入化,我认为这部片子都做到了。
影片中的演员都很好地完成了导演赋予人物的性格和故事发展中的要求,使故事编得栩栩如生,范伟一改喜剧的戏路,演了一个老实巴交的正面人物,劳动模范老崔,演出来了老崔这个勤劳、憨厚、有丰富的内心情感的人物形象,不仅让我想起自己的父母和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代。范伟演的恰到好处把握使这个人物有血有肉,让我看到了范伟艺术才华的另一面。青春靓丽的演员张静初扮演的售票员春芬,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演出了春芬青春韶华时的纯情和美丽,而且真实的表现了为人妻以后,女人那特有的成熟之美,春芬纯情的笑容极富感染力,令人难以忘怀,在翻阅张静初的资料时,才知道她已经是近代影视界一颗脱颖而出的新星,属于青春实力派演员,已经在影视界小有影响。
我要写这篇观后感,没有人特意邀请撰写,自己跟着情节走进走出,跌宕起伏,跟着人物命运的起伏,时而欢笑,时而难过,跟着完美的音乐而融入自己,心潮澎湃,兴奋不已,总觉得有这样强烈的感受不记述下来,是对影片和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至于自己的感受对与否,这些我感觉并不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