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回到小城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按照学校的要求和根据教学要求,本学期要有四个周的见习时间,在前面的博中曾对我给女儿第一次找见习单位后女儿的感觉,在这之后又托朋友和亲戚再一次给女儿找到了见习单位,还好这次女儿用它最大的热心和耐心坚持了下来,昨天是她见习的最后一天,为了“庆祝”见习成功,应女儿的要求,全家一起小聚庆祝见习成功。
这不是女儿第一次社会实践,在她上学的城市女儿也曾找到过几个“勤工俭学”的地方,但也只是星星点点地去干,在那个商业发达的城市对于女儿所学的专业找到它“理想”的工作,不是特别难,但是女儿还是逐渐地放弃了这种见习的机会。原因有二,第一是我们不太同意女儿在校期间“挣钱打工”,这样会影响学习;第二是女儿的社会经验较少,在纷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中经验不足,容易轻信心怀叵测人的骗术,所以女儿的放弃打工做家长的感到如释重负。
这次回小城来见习,家长从近距离看到了作为新一代年轻人对工作和他们志向的追求,与我们曾经有过的工作感觉差距不是一般的小,按女儿的话来说就是“代沟”,这一点不否认。感觉女儿在那个单位三个星期的见习生活像是在地狱里一样,每天期盼着见习的结束,分析原因可能是与女儿所学的专业不同,缺乏锻炼语言的环境,另外,见习的单位是一家外资银行,各方面的管理都非常严格,包括着装和行为举止,他们要求所有员工每天都要着正装上班,而且每天不能重样。再一个在那里女儿感觉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历都是最低的,有一种自卑感,据女儿说所有的员工都是“海归”,而且都是硕士和博士学历以上,就连打扫卫生的都是院小城著名银行的高级职员,可想而知在那里作为一个尚未毕业的学生那种自卑感会有多大。
一分为二的去看,这也是一件好事,对她将来的深造学习起到了一种推动作用,找到了参照目标,当然她对工作那种度日如年的感觉,我是不能理解,三十年前当自己踏入工作岗位时,自己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干好自己的工作,能够在那里站稳脚跟,打拼出自己的一方“土地”,对所有在今天看来很难接受的工作,都抱着最大的热情努力地去干好,一路走来感觉工作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当然我也知道今天的工作与我们参加工作时的感觉是不一样了,过去是计划经济,就业是分配制,无需你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而如今是双向选择,企业可以选你,你也可以选择企业,你可以根据你个人的水平和能力去选择“适合”你的工作岗位,但是今天的就业虽然有了更大的选择性,但是工作岗位的拥有量已经不能满足想就业人的愿望,在竞争中谋求工作,其中包括大学生,很多大学生毕业那天也就意味着事业的一天,这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残酷现实。
庆幸的是女儿还希望继续深造下去,如此激烈的竞争对于一个一般大学生来说,不再去深造,不再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大家同在一个起跑线上去竞争可想而知,在我们这个学历满天飞的国度,在我们这个学历和专业不断贬值的时候,在我们的就业与岗位严重失衡的时候,也只有让孩子们正视现实,把学习的必要性当成自己的一种动力,上一个台阶。
在小饭店的饭桌上,看到女儿心情非常好的吃着自己挑选的饭菜,作为家长有一种幸福的感觉,也有一种深深的忧虑,幸福的感觉就像女儿给我的留言所说的那样:“老爸,今晚全家人一起庆祝我结束实习,我特别开心.是一个月来最开心和放松的一天.不管工作是否能取得成就,关键是有你和妈妈和我分享。我觉得很幸福很满足。”又何尝不是当父母的幸福,担忧的是对工作我们之间不同的感觉,是否会影响到她今后对工作的“超然”态度,在我们来看,工作就是饭碗,而感觉他们并不认同我们的观点,可能这就是代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