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感悟生活 |
一直以为自己的身体于自己的与自己的想法是相互一致的,其实不然,随着年级的增加和体力的衰减,曾以为的身体和心理的一致性已经不在一条线上了,深刻感受到身体与想法之间有了较大的空间,应该准确地描述是落差,就是说你的想法想得再好,你的身体都无法胜任这项工作。
一连几周的熬夜,自己感觉还没有什么,还有一些新的想法要去写,但身体提出了强烈的抗议,从昨天下午开始一把鼻涕一把泪,感冒了。晚上躺在床上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要说有多剧烈的活动,没有,中午惯例的踢毽子运动量并不大,虽然也可以达到汗流浃背的程度,但是感觉颇好,这已经是两年多地坚持项目,不会对身体造成大的损害;在一个就是熬夜,看书和看带在办公室在自己的家中,而且自己队伍也十分的休息没有感觉到第二天的疲乏和不适应,更何况这种玩水的习惯有二十年了,自己感觉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多大的伤害;在一个就是应酬了,看来问题可能出在这里,前天几个不错的朋友相聚,由于谈得来,大家说着喝着不知不觉每个人已经喝到了极限,回到家中倒头就睡,岂不知身上的被子已经踢到了地上,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
今天到单位想起这些事情来,突然想起了不对称性这个术语,用在我身上再贴切不过了,身体和心理的不对称性,看似五尺大汉,毕竟已超负荷运转了块五十年了,“机械磨损程度”无法验证,但这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就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就像一棵大树已经开始枯萎了,已经经不起狂风的肆虐了,虽然感觉不是这样的强烈,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表现形式越快,身体情况就越差。
人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老了,在自己还没有深刻的印象中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改善,把人的平均寿命提高了很多,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衰老的实际步伐,人仍然按照自然规律一刻不停的在衰老在变化,虽也不能违。
都说五十岁是知天命的年纪,这个天命就是自己内心中有一个比较清醒地认识,无论是自然界和自身的内部,就不能再去勉强自己做一些自己不能及的工作,所有在这个年龄段的人在无谓的盲干就是违背了天命,就是对自己和家人的戕害,不同年龄段要做不同的事情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
劳逸结合是我们一贯倡导的工作原则,但真正这样做的人很少,不是不知道就是不在乎,最后落得人才两空,当这一切明了之后属于自己的生命已经快走到尽头了,那又有什么用处?都说我们的生命运转规律是与大自然的运转规律是同步的,日落日出,四季分明,这这其中有着必然的关联作用,虽然我们时常用神秘来遮蔽我们的无知,但我们的先人早已经从生活生产中悟出了这些道理,留下了宝贵的经典论著,遗憾的是我们无暇顾及先人的忠告,依然按照我们的快乐原则去处理我们生命中自己可掌握的时间,无论这样的快乐原则有多么大的危害,他们不会去理喻古人的精辟论述,在当今人的感觉里“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可奉行的生活原则。
其实说别人看得很清楚,轮到自己就失去了分辨能力,也同样忘了古训,也只有肌体有了明显的感觉,当快乐原则让身体的不适给取代,才有时间想到这些,这算是感悟?这是常人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正因为这种态度,所以也取决了人类生存质量的现实,科学发展的在快对人类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也束手无策。在越来越现实的今天,要求质量而无视数量的前提下,出现我这种状态的情况在自然不过了,用家里掌柜的话来说:“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