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感悟生活 |
什么也不想干,什么也不感兴趣,和窗外阴沉沉的天气形成了正比,也不知道做什么才能改变这种状态,感觉像回到了幼年时期,趴在窗前无所事事,全然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已经感觉不到自己是在单位里,好像无意中走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而周围的一切都没有意义,只看着窗外的风使劲的摇动着树干,雨敲打到窗上发出蓬蓬的声响。
这是一个短暂的大脑空白时期,没想到的是自己竟能在那个短暂时期,把所有的意识和记忆遗忘,在那个短暂的时刻我从自己的身躯里游离了出来,回到了无知无欲的状态,回到了在母亲肚子里成长发育的状态,也可能是一种白痴的状态。
在那个状态中自己感觉很纯,看什么都新奇,不用去分辨,也不用去描述,不用去用怀疑的目光去审视一切,好像没有好与坏的概念,所有展示在你目光里的景物都是真的,你不知道它好在哪,你也不需要知道,就像蚂蚁为什么要知道蜜蜂的生活一样,其实在那个短暂的时期,不知道自己是活着还是死了,其实是躯体还有生命体征,而大脑在那短暂的时刻死了。
我知道这种短暂空白的状态,是大脑传给身体的一种信息,告诉你精力充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遗忘和萎缩在悄然的走进你的意识中,我想假如把这种短暂的空白时间延长,那不就是老年痴呆的典型的特征吗,我不知道这种状态是用脑过度造成的结果,还是身体内部的器质性病变。
有的时候自己经常这样想,一个感觉敏锐的人活着很累,有文化但不能释疑解惑的人也是很累,前者对所有的事情都敏感,都会挖空心思的去想,一件并不复杂的事情,竟让他前思后想变的越想越复杂,我习惯把这种人比喻为往心里放石头的人。而后者就是学成了迂腐,文化成为了他们的“化妆品”和服饰道具,好看不好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喜欢钻牛角尖,自己觉得痛不欲生,其实把事务换一个角度去看就明白了,但是他就是不愿意这样去做。
写到这里又想起了自己那短暂的空白时期,真的有的时候让大脑空白一点挺好的,也算是大脑一种休眠状态,每天让大脑一刻不停的工作,白天工作、学习、交往等等忙的是一塌糊涂,到了晚上本应在睡眠中得到休息,可是整夜的乌七八糟的梦,让你的大脑继续急速运转,自己满头白发可能就是用脑过度造成的。
其实自己还是没有找到一种状态,还是被小感觉所累,融会贯通的大智慧最后的表现形式可能就是一种空灵状态,看似没有却无所不有的状态,好像我在看于丹教授讲《论语》片子中,讲到过这种超然物外的状态,中国古代圣人悟大道,无所为却无所不为的状态。而我们则是每天为物所累,生活的中心就是追求物质的积累和物质的丰盛,劳其神,损其骨,绞尽脑汁,用尽心血积累了自己也不明白的财富,最后到死也不明白自己到底这是为了什么。就是这样活着能不累吗?
坐在这里,刚刚从空白中醒来,就想了这么一堆事情,在回到现实中以后,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东西又注意的回到了脑海中,窗外已经是晴空万里了,湛蓝的天空和树上刚刚长出了嫩绿的树叶,让人觉得这景致是一幅画卷,我又想起了今天在博客里看到朋友写的美文中的描述:“阳光里有风——阳光很透,风很干净,这些常常发生在大雨过后的日子。阳光里有风,空气充满流动感,身体里的血液也因此加快了流动的速度,呼吸更顺畅了,心情很轻松,四肢灵动起来,跳几下,还想飞。在夏天真正到来之前,上天总要恩赐一些阳光里有风的日子,中飘着暖烘烘的植物味道,它们掠过发梢,纪念刚刚转身的春天。”我很喜欢她的文笔,她写出了一种神游物外的感觉,其实也是我在不断追寻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