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逆境的利弊

(2007-04-12 08:05:35)
分类: 职场论道

  昨天下午业务单位的领导和部门长登门拜访,我同样叫了我们两个部门的部长参加,原因有二,其一是让我们的部门长对业务关系单位的待遇和管理情况了解一下,其二是让她们听一下对方接受我们解除合同员工的情况。前两天解除劳动关系员工中我们选出了三个人,与我的业务关系单位的领导协商,让这些人到他们那里工作,朋友倒是很给面子爽快地答应了,这次他的到访也是为这件事情来征求意见,我叫部门长是向对方介绍一下这几位员工的大致情况。
  对方毕竟是在同行业中的专业人士,在谈话中口若悬河,井井有条,感觉是思路敏捷,业务知识丰厚,对自己管理的公司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特点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让我们的部门长们听的几乎是目瞪口呆,这可能就是职业和业余的区别。历来自认为善于言表的自己,与朋友相比感觉是差距,虽然手里有一张令同行业认识羡慕不已的国际资格证书,但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自己觉得与他们有差距。
  我们部门长最关心的是他们被裁下的员工到兄弟公司的情况,我的朋友向她们介绍了公司的情况,并谈了拟准备让他们承担的工作,并把待遇也说了,部门长听了待遇感觉不错,比在我们这里挣得还多,但是当她们问到工作量时,对方讲了一个大致的情况,我从我们两位部门长惊异的表情中看出了他们心里的感受,其实他们也知道,任何一个单位都是待遇与工作量是同步递增或递减。业务关系走了以后,两个部门长找到我,对我说:“感觉待遇不错,但工作量的基本要求,对于他们则是一个难题,估计够呛”。
  我理解部门长们的心情和想法,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去看,他们的做法不是为了他们好,而是像现在的独生子女一样,很容易把他们给惯坏了。身处逆境固然不能算是一件好事情,但是通过在逆境中拼搏出来,得到锻炼,有了亲身经历,这也是一种自身的提高,丰富了生活阅历,学会了在逆境中的生活本领,学会了坚强,也许会改变他们的命运。
  从这点上考虑,自己在单位上给员工的压力太小了,大家都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所有的压力似乎都在领导肩上扛着,这样长期以来自然而然的个人的抗风险能力减弱,拼搏向上的冲劲自然就退化,最后的结果是对意外情况的敏感度和痛苦程度格外的强烈。心理承受能力在不断的下降,其实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当然我们不希望面临特殊情况,也不希望有任何一种压力,但这只是我们的希望,在现实中的我们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意想不到的问题,也可能这些问题对你来说无关紧要,但是真正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时,你又会怎样哪?做好了心理准备吗?在我看来我们都没有这种心理准备,所以他们对一些问题的苗头都如此敏感,反应是那样的强烈,足以证明我们抗风险能力的水平和心理素质尚待提高。
  我们讲的忧患意识,不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居安思危,也就是在日常的工作中避免因我们工作的闪失所造成的结果让我们无法接受,有了心理准备,困难来临时才能有抵御困难和风险的动力和承受能力。我们对这种忧患意识就没有想过,所以现在有了困难的景象了,大家心里的感觉在他们凝重的脸部表情中就写在上面,其中包括着我。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向各种困难作斗争的一生,无论它来自自身和外界,在不停的斗争中走过,只是我们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索罢了。想想走过来的几十年不就是如此吗,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在一生中不面对困难,我们总是在战胜困难中锻炼自己,在逆境中磨练自己,使得我们有了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这个观点来看年轻时身处逆境未必是一件坏事,在风雨和艰难中得到锻炼,使我们有了承受风险的能力,使我们走进了成熟。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心灵并没有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变得更加坚强,而是显得如此的脆弱,这不仅源于我们的教育,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我们那几位员工能在新的岗位上展示才华,大有作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家
后一篇:看到和想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