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职场论道 |
昨天在一个场合遇到了小城要害部门的一位小兄弟,在不到两个小时的聚餐中他夸夸其谈了自己对绩效考核的认识,感觉他对这个问题研究的很透,也有自己的建树,不仅如此他还提议我在自己的单位也尝试性的开展一下,他说:“我发现在你们那里搞绩效考核,肯定会出效果,目前我知道还没有哪个单位开始,你打头一炮,准能一夜成名。”当时我也就是笑了笑,我不会去随意的表态,毕竟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陌生领域。
回到家中打开电脑,开始查阅相关的材料,单凭从文字上的理解可以说称为:根据工作业绩的情况,来进行奖励和评定的一种管理办法,我这样理解的。但是从网上看到的远比我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写道:
“海尔的OEC管理法是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在中国企业中应用的一个创举,并成为海尔企业集团对外扩张、推行统一管理的基本模式。它由三个基本框架——目标系统、日清控制系统和有效激励机制组成。它当然也讲绩效,但绝不是简单的绩效考核。在这个管理法中,目标本身就是一个体系。海尔认为,目标体现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要达到的目标。目标提出的高度必须依据市场竞争的需要,低于竞争对手就毫无意义。海尔刚开始生产冰箱时,目标是争中国第一,1988年夺得冰箱业首块金牌后,又确定了创国际名牌的目标。
海尔对目标的这种理解,和德鲁克对目标的定义完全一致。
目标是什么呢?在德鲁克看来,目标是方向:企业往什么地方去,要做什么。一个企业的使命、战略,都必须转化为具体目标,这个战略才能实施,企业使命才有可能实现。
目标是方向,不仅是要求管理者把握好企业的方向;也不仅是对着企业高层管理者而言的,它同样也是对企业的各个部门和每个员工说的。各个部门和每个员工的目标必须与企业的总目标一致。”
绩效管理在国内是海尔首创先河,但是他的原型确是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中心目的就是为了有目标的奋斗和发展,我们的学者总愿意用他们惯用的学术语言,把一个非让简单的事情,用最复杂的词语来表现出了,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显示出他们的理论水平有多么的深奥,岂不知是在玩文字游戏。真不如直截了当地说,所谓的绩效考核无非是目标的制定,奋斗的过程和最终结果所应得的奖励和报酬。
看似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在大的企业中实行可能会见到成效,但作为向我们这种单位,就不允许你去自己给自己定位,你的发展目标是如何贯彻好上级的指示意图。至于说使命更是遥遥而不可及,实际的情况就是无法适应这个所谓的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也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制约绩效考核的因素太多了,从这一点上看我们现在的所谓绩效考核,还停留在形式上,分析它的内容,近似于以前计件工资制,根据你的劳动付出,从而得到相应的酬劳,这就是绩效的最初形式,至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企业员工的使命,对于一线员工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记得前几天报纸上曾发表过一篇报道,公主岭市公安交警部门采用绩效考核的颁发了管理,把罚款的任务分解到人,不完成的末位淘汰,凡是完成计划的可以从罚款中自己主动提留10%,结果罚款泛滥成灾,老百姓怨声载道,最后惹起了公愤,不得不打住。这就是一个教训,做任何事情要讲一个因地制宜,不切实际的形式要不得,舶来品用不好就会造成邯郸学步的下场。
还是实实在在的好,我更愿意讲效益、职工福利、企业凝聚力。效益对于企业来说是他们生存的基础和根本,而且使效益的最大化是他们的奋斗目标,至于如何实现这一点,在我来看是经营者从管理和营销上去实现;而职工福利也预示着一个企业的经营的真实情况,职工福利也取决职工的劳动和创造的积极性,它是效益最大化的直接反映;企业凝聚力来源于企业的几个方面,企业知名度、发展前景、职工福利、职工总体素质,还有就是企业文化氛围。达到了这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即使他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也会得到全体员工的立决和支持,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这才是我追求的一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