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谈闲侃 |
记得费翔曾经唱过一首歌名字叫《故乡的云》唱出了海外游子的思乡的那一份真情,歌词中这样的写道: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 它不停地向我召唤 /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
记得我在前不久的博客上也曾写过有关身在海外朋友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写了自己心中十分敬佩的一位小妹的事情,对于她的出走国外某发展,我一直感觉是她选择的一种遗憾。说来也巧文章中的主人公在今年春节前回到了我们的小城,当我再一次的见到她时,我从她不多的话语中,已经感受到了她内心中对已经选择的一种无奈。长期的独身生活和接受国外的文化和制度的熏陶,从自己的思想上已经远离了这片土地上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当他回到家中父亲、母亲对孩子已经养成的国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早已经不能适应,也无法进行沟通,用她自己的话说:“知道老人为我们好,但是这种方式方法让人无法接受。”从感情上说,中国这种血浓于水的家族亲情观念,是一个非常好的优良传统,但从国外的观念来看,这种观念显得有些压抑个性的发挥,而我们国家的这持外国绿卡的新移民,他们身上原有的中国的优良传统与国外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在悄然发生变化,在我看一部分年轻人已经“西化”,我的这位朋友也处在犹豫之中。
在我来看持绿卡也不过就是多了一个挣钱的地方,即便我的这位朋友在谈话之间,她把国外居住地方形容得多么优美,把国外的机遇说得那么多,但我始终认为这一些都不能代表他们内心的真实,我曾经听一些到过西方国家的官员,回来后介绍的亲身感受,特别像美国这样一个国家,对于第三世界的移民,在他们种族的传统中就有一种排斥,就像他们说得那样:“你永远无法融入到美国主流社会中去,在他们的眼中第三世界的移民等同于中国的民工。所以中国人或印度人,越南人等等,也只有从事最低等的行业,他们无法融入一个文明,此外这个文明还排斥她们”,我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情况,就拿我们对农民工的感觉和态度,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同胞在国外的艰辛生活。
记得我的一位朋友的弟弟,几年前花高价黑在了国外,五年的时间里被国外的老板收留在他们企业的加工车间里,一干就是五年,这位老板还真不错,利用大赦的最佳时机,帮助他们办理了“绿卡”,五年的时间不能与家人联系,在国外也不能出去,只能在厂里,老板给他们的工钱是当地工人的五分之一,在我看来这和服了五年刑差不多。当他五年后回到故乡时,感觉小城的变化要比他们居住的城市繁荣的多,但是他回来没多少时间就提前返回国外了,他与家里人的感觉和观念发生了变化,也正是这种变化导致了矛盾的发生,不仅仅是与父母,也包括他的妻子和周围的人。
我们出国的目的是什么?寻找商机,以此来改变生活和命运,这是绝大多数想到国外“镀金”人的真实想法,但是我们往往的会看到,钱挣到了,似乎也改变了贫穷的命运,但是因为他们思想认识上的观念改变,又使他们失去了很多,他们精神上的孤独与家人之间的感觉差距,使他们又成为了孤独的游子。就像我的那位朋友所说的:“我去挣那么多的钱干什么?无非是对哪个国家的税收多做了点贡献,想一下与家人都没法沟通了,在国外受歧视,在国内不被理解,将来我们还能回来吗?想到这些感觉很不好受。”
绿卡类似马路上的红绿灯,对持有者来说意味着它们可以自由往来于两国之间,但真实的情况感觉绿卡确成为“流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