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杂谈闲侃 |
岁末年初从节庆的喜悦中恢复过来以后,看到一些不愿意看到的现象,粮、油、肉制品、蔬菜价格不停的上涨,给即将到来的春节蒙上了阴影,对于效益好的企业倒没什么,但对于没有工作的人群,对于企业效益不好的职工,对于工资偏低的工厂和企业来说,涨价给他们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是无法估计的,同样也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景象。
我真的不知道涨价背后的真实背景,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逆来顺受惯了,涨也好、降也罢只有接受的份,但是我们知道这些涨价的物品是和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涨价的影响不仅仅是个别人,而是广大的百姓,从这一点上来看,关系民生的事可不算小事情了,不知道我们政府的相关部门是否这样去想。在我看来物价的上涨与我们在大力提倡营造和谐社会相背离的。
我们不排除自然灾害的影响,也不排除人口众多的现实,我们更不否认在经济的大运行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掌控经济的运行。问题是政府的相关部门对涨价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有没有对策,对那些因涨价而造成生活拮据的人群有没有救助措施,有什么办法来控制物价的涨幅,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政府的积极作为的态度。
涨价可能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但是涨价带来的连锁反应可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特别是粮油食品的涨价,它是我们每天的生活必用品,它关联社会所有成员,粮有的涨价无疑是全体公民的痛。对于百姓来说山珍海味美可以置之不理,鸡鸭鱼肉可以适当选择,但油盐酱醋和米面是每天生活的必需,一日三餐必不可少。
如果没有相应的补贴,涨价无疑就是对现有生活水平的降低,这一点我想不会有任何异议。就目前国家的整体经济收入水平来看,这样的涨价是与平均国民平均收入不相吻合,涨价的幅度远远大于工资增长的幅度,这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想想那些可怜的老百姓,掌握着维持生存的钱财中,维持颜面的生存环境成为了首选,没有奢望,在节俭中维持“温饱”成了他们的期冀。
我们目前处在非常重要而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结合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前的身份制社会已经演化为按金字塔分布的精英层、中下层和边缘化集团。国营企业职工的地位大大下降,工人和农民事实上已经处于社会的边缘状态,其结果是社会中间层的大大萎缩和社会下层的迅速膨胀,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增长。中国的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是一对连体兄弟,谁动一动都会牵涉到对方。改革之初,是体制转轨带动了社会转型,而近年来,是社会转型迫使体制进一步转轨。
面对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压力,中国社会的最大问题是如何使得那些占人口大多数的生活勉强过得去或生活已经十分艰难的社会中下阶层不丧失信心,并逐渐扭转他们的生活状况。中国社会的自稳定机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在都与这个阶层的变动有着最重要的关系。
涨价的影响到这里无需我再去陈述,希望我们的相关部门给与关注,让老百姓供一个祥和的春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