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行(之四)

(2006-10-21 11:15:28)
分类: 游山玩水

  时间:2006年10月11日上午
  游苏州木渎镇
  一个人的孤陋寡闻表现在方方面面,到过苏州也若干次,但木渎真确闻所未闻,但他的存在已经有了2600年的历史,从这一点可见自己欠历史知识的账有多大,这次随“考察团”外出表现出来的空前热情,与自己从未到过这些地方也有关,感觉一个人对中国历史了解甚少,就如同对父母不孝一样,感觉补足可以用各种办法“恶补”,当然,通过旅游参观的办法也是不错的学习方法,在听导游讲解之前或之后翻阅点历史书籍,可以对历史上的一些时间由大概地了解,这也叫“简约式”了解法。
  木渎,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为江南著名古镇。境内风光秀丽,物产丰饶,又恰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明山环抱之中,史有“聚宝盆”之称。
  春秋末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使用“美人计”,献美女西施于吴王。吴王夫差专崇西施,为她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木塞于渎”,木渎之名由此而来。
  2500多年过去,木渎人才辈出,自北宋至清末,共出进士25人,举人30余人,其中状元2名,榜眼1名。著名人物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清代著名诗人、诗选家沈德潜,清末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冯桂芬,以及近现代的刺绣皇后沈寿、台湾政要严家等。
  木渎镇上故宅庭院庭院深深,小桥流水悠悠。乾隆下江南游木渎在虹饮山房舍舟登岸,又在羡园(当时程竹啸轩)与主任沈德潜亲手栽种了一株玉兰树。古松园也在山塘街,是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的旧债,蔡少渔是位儒商,其宅内陈设自然风雅可人。最具文化味的当数下塘街的冯桂芬故居了。冯是林则徐学生,因不满清政府腐败而退隐,在木渎筑园,著《校分路抗议》40篇,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根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在当时中国划出了一道具有惊世和启蒙意义的思想闪电。
  这次到木渎参观主要的是“严家花园”,他是乾隆的老师,中国最长寿的诗人沈德潜故居,据说现代建筑学家刘敦桢、梁思成等人数次考察此园,备加推崇,称为苏州当地园林之“翘楚”。
  在严家花园里你会感到那种小巧的灵光,你会感到一种俊秀,在他的冠以春、夏、秋、冬的四个庭院里,感受古人天地合一的思想的巧妙结合,你会被古人地方天元的哲学思想而折服。
  从严家花园出来到了木渎阵地二个景点“虹饮山房”,它位于严家花园东200米处,是青代乾隆年间苏州近郊著名园林,因门对“香溪”,背靠灵岩,“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国与其他园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渎的时候,必倒虹饮山房。虹饮山仿故有乾隆皇帝的“民间行宫”支撑。虹饮山房的门匾是刘墉手书。  从“虹饮山房”出来乘小船,沿木渎镇和道前行数百米,感受古人乘船而至的感觉,但由于河道狭小,加之河水污浊,给游人的感觉非常一般,古人乘船而至,下船后游历开始,而我们却下船后结束木渎行程,乘车开往下一个景点─浙江乌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严家花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