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谈闲侃 |
二00六年八月十日早晨五点半,我到火车站接人,原定是五点五十八分到站,等到了出站口看见一块大黑板竖在哪,上面赫然写着:“因故今晨各车次列车均晚点,为此给您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十分纳闷,天气晴朗,也没有自然灾害,列车怎能晚点,带着疑惑,走到火车站问讯处去问个明白,那里的工作人员回答道:“各趟列车险均停在沙岭庄等候,何时进站尚不知。”真是怪事,列车不到十分钟便可以到达青岛站,在哪里还等候什么,莫非是出什么事了?这种猜测还真得让我不幸言重,随后接站的人越来越多,车站派出所的警员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从他那里得知在大窑沟附近的铁路沿线上,部分居民因不满铁路电气化改造,从楼上偷偷往下扔砖头和垃圾,不仅砸伤了正在施工的工人,而且砸断了通信线路,导致各列火车不能正常进站。我听着那位公安干警的讲述,看到在他身边那些人表露出的一脸的无奈,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列车在相继晚点近一个小时以后,陆续进站,从车上下来的乘客像一条人河,从车站涌出,站前广场立刻成了人的海洋。
在回来的路上,我就在想,别说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城市,发生这样的事,正常吗?这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初衷能吻合吗?如果每个人都在按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去处理问题,那不就乱套了吗。城市的管理者在发展城市公共设施的时候,是否能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考虑和制定发展规划。城市的发展不是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铁路电气化的建设,无可非议,是加快城市间人流和物流的时间和速度,最终提高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但是,如果电气化铁路与居民楼之间的距离不足十米,这种扰民现象在规划前期就没有考虑吗?我知道,考虑肯定是考虑了,但拿不出这么多的钱去安置,令人咋舌得房价,即困扰着百姓又困扰着建设部门,最后没办法,置老百姓的生活而不顾──开工。你来硬的,有人就会来“暗”的,这一“暗”的结果,就是火车进不来,即耽误了乘客宝贵的时间,又破坏了这个城市的形象,那些偷偷向外扔东西的人,也是在犯法,一旦抓着也要接受法律的制裁,两败俱伤。
解决问题还要治本,从根本上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政府要考虑群众的局部利益,在尽可能的情况下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而作为市民也要从城市发展的大局去理解政府的构想和规划,实际上政府的发展目标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互补。群众满意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去发展,政府满意,百姓才能从政府那里得到更多的实惠。
铁路是经济的命脉,人为的列车晚点不是小事,希望能引起各方面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