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大师谈欲望和痛苦

(2006-08-09 08:03:06)
分类: 读书随感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他的随笔中写道:“一方面,痛苦和烦恼在人生中是极为容易膨胀起来的,以至于人们毕其一生所逃避的死神,竟成为人们自愿奔赴的鹄的;另一方面,痛苦和贫乏之缓解一旦给人类以喘息之机,人类立即就会产生空虚和无聊,届时,人们又需要消遣。一切生灵之所以终日疲劳不知所终,原不过是为了生存而四处追逐;一旦其生存安顿下来,他又不知怎样去生存了。此时,他就产生了第二种冲动,以摆脱生存这个负担,使自己不去感受那生存;这就是消磨时间,以逃避那空虚和无聊的难熬之苦。于是,我们看到那些消除了所有生存重负而饱食终日、乐天知命的人,却开始把身体当作负担了。以前,他们竭尽全力在生命中争分夺秒以图延长生命;而现在,他们却以整小时地消磨时光为己任。然空虚无聊,其害匪浅;最终,它会以绝望的图像,浮现在人们的面庞。这就说明,为什么像人那种在根本上并不互助互爱的生物,居然会互相追求,结为朋比;这也就是人们喜爱社交之根源所在。精神上的空虚无聊是上流社会之痛病;而市井小民,星期日当然是精神空虚无聊,其他六个劳作日,则是物质的贫乏了。”
  “于是,就其根本,举凡人生,皆消耗殆尽于欲望和达到欲望这两者之间。欲念在根本上即是痛苦。欲念的达到旋即成为一种饱和。目标是瞬息即逝的。占有一件东西便使这件东西的刺激消逝。于是,欲念、需求一新的形式又重新燃起。否则,就是寂寞、空虚、无聊这些东西迎头袭来。同这些精神上的空虚无聊的搏杀所经历的痛苦,不小于同物质贫乏不足时所经历的痛苦。所谓幸福的人生历程,即是让欲望和满足彼此消长、交替出现的间隔,调整在不太长不太短的时间内,使两者各自产生的痛苦(贫乏和无聊)减小到最低限度。”(引自《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叔本华随笔何箴言集》第十四页)
  哈哈,这就是我们欲望的真实再现,叔本华用它特有的犀利目光,发现了人性上的致命弱点,欲望导致贪婪,同时也导致痛苦,从古至今在所难免,人类的发展可能就是在控制欲望和满足欲望之间的不断整合。我们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期,大家更多的痛苦,是因为匮乏的物质基础所造成的,这是一种贫乏的痛苦,但随着后三十年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观,我们自然而然地看到了,空虚无聊的身影,灯红酒绿、酒海肉山、纸醉金迷等等已成为了繁荣的代名词。就像我认识的一位山西煤老板说得那样:“我有钱,但不知道还有什么事还能让我感兴趣,我现在找不到新的幸福。”还是叔本华所说得对“欲念的达到旋即成为一种饱和。目标是瞬息即逝的。占有一件东西便使这件东西的刺激消逝。于是,欲念、需求一新的形式又重新燃起。”
  当然,我不能对欲望的存在,而否定,欲望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它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人没有了欲望,就没有今天。问题是,如何解决人的欲望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欲望和人性的关系,虽然,叔本华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但我看来很少人会同意这种解决的办法,因为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这也是我们历史发展中不可改变的客观现实,向中国古人所说:“欲壑难填”。几千年来,多少哲人献过锦囊妙计,但收效甚微,因为,欲望不仅代表着痛苦和烦恼,他还代表着幸福和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