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道德经》的历史背景

(2006-07-05 13:53:49)
分类: 读“道德经”

老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列国纷争,社会动荡不安。老子的职务是周图书室守藏史,是管理国家藏书的。老子特别喜爱读书,且有博爱之心,爱国,爱君,爱民,有这样的条件,老子不但把周王室藏书博览无余,而且还周游列国,一边进行社会考察,一边收集各诸侯国和民间藏书,并一一拜读。所以老子的学识渊博,并且具有很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道德经》就是老子以所学为理论依据,并结合在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通过自己分析、判断、综合的基础上写成的。

老子的宇宙观及对世界、人类起源的认识来源于他所读的书,在那个时代,人们对宇宙及世界、人类起源的认识还相当肤浅,有神话色彩,认为是“神”开天辟地、造物造人,在开天辟地、生命产生之前,世界是混沌一片。以此为基础,老子进行了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世界之初,它处于一种虚无状态,类似于气态,是“道”产生了万物,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宇宙观的来源。

老子所读书籍中还记载了上古及三黄五帝时期的“盛世”,这大都是传说,那个时期生产力落后,属原始社会,在传说中是圣主有德而民自化,君修德而民风古朴,是老子“无为而治”的雏形。

老子生活在列国纷争的乱世,结合老子本身的理想,他非常向往三黄五帝时期无为而治的“圣治”时代,其实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当时已进入奴隶社会,有了阶级存在,也有了阶级斗争,与三黄五帝时的原始社会有本质的区别。

整篇《道德经》,老子通过对“道”生万物的规律进行总结,从而提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法则,即无为而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