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频频“清理门户”就可“天下无贼”?

(2007-03-01 00:08:29)
分类: 时评
  从限播境外动画片,到着手整顿家庭伦理剧、古装搞笑剧,再到要求所有上星频道在黄金时段一律播出主旋律电视剧,从去年到今年初,广电总局下达了不下十几道“金牌禁令”。春节刚过,又有两道“金牌令”接踵而至:继规定“选秀类活动的播出时间不得超过两个半月”之后,广电总局又将“紧箍咒”对准了在内地“淘金”的中国港台地区主持人:此类人只能以嘉宾主持的形式出现在节目中,且连续主持不得超过三期。
   广电总局堪称中国最操心的行业主管部门。不过“好心”未必有“好报”,针对频频发出的禁令,有网友模仿“广电总局”的口吻说:“凡是多数人民喜欢的节目我们就要控制,凡是多数人民不爱看的节目我们就要扶持。”
  不能说广电总局“自绝于人民”。平心而论,广电总局的禁令也有深得民心的,比如去年8月1日正式生效的暂停播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有关“丰胸、减肥、增高”等电视直销广告的规定,只是效果不大好——大限到来之前,“丰胸”们纷纷占据电视节目黄金时段作疯狂挣扎,而大限之后则暗渡陈仓,或摇身一变为“娱乐节目”,或转移至深更半夜打游击战。
  从诸般禁令来看,广电总局管的事儿还挺多,从常规节目到广告,从内容到形式,从制作到播出,无所不包。以笔者之见,这也太难为广电总局这位“婆婆”了,盖因这些禁令多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认为境外动画片影响了国产动画片的发展,就禁之;认为有“第三者”出现的家庭伦理剧“与建设和谐社会环境不符”,就禁之;认为选秀节目良莠不齐,有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之嫌,虽不能一棍子打死,限制活动时间总是可以的……按照这个思路,搞下去会被累死——将来出现同性恋题材的影视作品,得禁;外国的主持人跑到咱们的电视台里“蹭饭吃”,得禁……与其出一个“贼”抓一个“贼”,还不如给各家电视台制定一份播出内容完全一致的节目时间表,一劳永逸,从此“天下无贼”。只是这样又回到了八个样板戏的年代,不符合“多元化”、“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作为一个行业主管部门,“清理门户”是必要的,但要搞清楚哪些是自己的分内之事,哪些是不该管的。还是那句老话,政府管好该管的——比如丰胸、减肥类电视直销广告,广电总局既然下决心管了,就不能让其禁而不止;把市场的交给市场——看什么样的电视剧,喜欢什么样的主持人,让观众与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和播出方自个儿商量去,观众有能力办好这些事儿,遥控器在他们手里。再者说,大家都交收视费,都是电视节目的消费者,看什么节目,总还有个自由选择权。
  广电总局之所以操心,还是出于诸般担心,比如整顿家庭伦理剧,是担心这类电视剧冲击了国人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禁播方言译制片,是担心普通话推广得不好;限制港台地区主持人出境率是担心什么,新闻里没有明说,笔者妄加揣测,是担心“外人”抢了“自家人”的饭碗?可香港人和台湾人也不是外人呀?抑或是担心主持风格被“异化”?当年视为“靡靡之音”的港台流行歌曲也并未令江山变色。在笔者看来,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很难想象电视台播了《中国式离婚》,观众就会大量涌往民政局办离婚,认为这类电视剧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简直就是无端怀疑全国人民的智商。
  笔者倒是有一种担心,担心禁令太多对行业自由竞争和民主思想的杀伤力。在民主国家,政府应该允许人民说话和思考,政府既不能限制人民说什么听什么看什么,也不能强迫人民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自由无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